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刘勰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朱东润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是朱东润先生1960—1961年度为复旦中文系五年级学生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讲义的第六章,后另写专文,拟单独发表,并在1970年所撰类似本人学案的《遗远集叙录》一文中,列为学术代表作,但生前一直没有发表。本文针对当时拔高刘勰“是一个辩证唯物论者”的看法,加以澄清,对其文学批评贡献重加评估。认为《文心雕龙》的出现是与两晋以来形式主义文学斗争的产物,刘勰提出复古的文学标准,“是回到更朴素、更接近于自然,而不以修饰打扮为美的社会去”。解释《原道》的道“止是自然存在的现象”,《宗经》、《征圣》是“以复古为革新”。对创作论和批评论的开拓意义,给予高度礼赞。与先生早年所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比较,本文对刘勰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关 键 词】刘勰/《文心雕龙》/中国文学批评史
    【作者简介】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生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 者 按】朱东润先生(1896—1988)是我国著名的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从1952年起任教于复旦中文系,1957年到1980年担任系主任。平生著作数十种,如《读史四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陈子龙及其时代》等,皆享誉海内外学林。今年是朱先生逝世25周年,本刊特发表先生1961年所撰未刊遗稿《论刘勰》,以为纪念。
     
    六朝时代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共推刘勰、钟嵘。在他们以前,我们所看到的文学批评,没有专书,而这些批评家大多是思想家和作家、史家,很少有以文学批评家的面目出现的。到刘勰、钟嵘的出现,这才起了一个全面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他们的出现,这个当然是由于时代的成熟。虚无主义的思想内容、唯美主义的目的要求,都已经达到了极点,形式主义已经泛滥到了不可收拾的阶段,恰巧刘勰、钟嵘完全以战斗的姿态出现,新的时代就开始了。这里有客观的形势,也有主观的努力。
    刘勰的父亲刘尚在南齐的时候,做过越骑校尉。刘勰本人入梁以后,曾经做过临川王记室、车骑仓曹参军、太末令、南康王记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但是这部有名的批评著作,则作于齐永泰元年(498)至中兴元年(501)之间。
    刘勰在思想上和佛教徒保持着一定的关系。《梁书·刘勰传》称他“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叙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又称“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其后奉敕与沙门慧振于定林寺撰经,事毕,于寺变眼,改名慧地。因此可以看到刘勰的佛教思想的来源,以及它和《文心雕龙》的内在关系。
    僧祐在佛教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出三藏记集》十五卷。书成于494—497年间,是一部佛教著作的书目提要,共分四个组成部分:(一)撰缘起一卷。(二)诠名录四卷。(三)总经序七卷。(四)述列传三卷。僧祐自述全书组织,曾言:
    缘起撰则原始之本克昭,名录诠则年代之目不坠,经序总则盛集之时足征,列传述则伊人之风可见。从《祐录》的组织言,不失为一缜密的著作。僧祐主持其事,但是实际的工作,主要成于慧振和刘勰。刘勰《文心雕龙》的写成,事实上正是直接《祐录》而后的一部著作。
    刘勰不但是接触到佛教思想,而且是接受了佛教思想的。不过在他的时候,所谓佛教思想和后来一般人所称的佛教思想有所不同。达摩至建康在梁大通元年(527),其时刘勰已死,所以他没有接触到禅宗。禅宗未来以前,南朝人言佛,主要重在谈玄。此一时期道安、鸠摩罗什等大量输入佛教经典,佛教思想和中国固有的清谈和玄学思想相结合,佛教的发展方向,全属于名理的,其宗教的色彩甚淡。刘勰所接触的佛教思想,属于这一个范畴。明了了这一点,那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用的某些辞汇,以及他写书时的条理细致、认识周密,一切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文心雕龙》里,我们在某些地方,尤其是《时序》篇,看到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在全书中非常可贵的。但是唯物主义观点的存在,并不能否定唯心主义在《文心雕龙》里的存在。
    《文心雕龙》共五十篇,上下编各二十五篇。刘勰自己说: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一篇以上,纲领明矣。至于剖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丧贬于《才略》,怡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序志》)《序志》所称,不包括本篇,所以说“四十九篇而已”。但是下编《隐秀》已逸,实际尚存者包括《序志》在内,不过四十九篇。后人将其分为五部分:
    一、绪论:《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
    二、文体论:《辨骚》至《书记》二十一篇。
    三、创作论:《总术》、《附会》、《比兴》、《通变》、《定势》、《神思》、《风骨》、《情采》、《镕裁》、《章句》、《炼字》、《声律》、《丽辞》、《事类》、《养气》、《夸饰》十六篇。
    四、批评论:《知音》、《才略》、《物色》、《时序》、《体性》、《程器》、《指瑕》七篇。
    五、全书序言:《序志》。①
    为什么会有《文心雕龙》?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在斗争中产生的。从西晋开始,形式主义的理论就已经出现了,以后经过东晋、刘宋、南齐的推进,形式主义取得了压倒的优势。《文心雕龙》的出现,就是要和形式主义展开斗争。我们可以从刘勰自己的言论,看到他对于东晋以来文学的批评: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循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宋初文录,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明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