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论蚩尤神话的传承与价值取向(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民族文学网 王宪昭 参加讨论

    三、蚩尤神话的价值取向
    “蚩尤”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功绩显赫的人物,无论是官方史书中的神话,还是民俗、口头传统中的蚩尤,大致可以归结为蚩尤是神,是历史人物,是一些民族的文化祖先,也可以作为一个为强化记忆历史而生成的文学形象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表述,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蚩尤神话的价值取向,不能忽视以下几方面问题。
    1.蚩尤神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蚩尤作为特定的文化形象本质具有箭垛式的历史文化意蕴。这个带有明显历史原型的文化形象可以被不同的群体和研究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生成了这一形象新的价值。如前所述,蚩尤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的名称,而是一个族体或族群的象征性的代表,是一个由不同的族体或曾经发生过争战的部落塑造出的截然相反的文化英雄。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分析蚩尤的文化价值,必须要了解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目前见到的各种关于蚩尤的文献或口头神话传说,有的把蚩尤说成是神,有的说成是怪物,有的说成是开明的君主,有的说成是忠诚的辅相等等。无论是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铜头铁额,食沙石子”的神话话语,还是把他说成是少昊末期的“九黎之君”、“古之天子”,事实上都是后世的文献编纂者或口头传承者借助于若干经得起考证的历史事实或相应社会形态的遗迹,进行的有目的的文化选择和再创造。一方面,从神话创作的角度看,人物形象本身就有时代性,史书记载“黄帝四面”,既然与蚩尤同时期的黄帝可以长着四张脸,能与黄帝抗衡的蚩尤自然可以“四目六手”;另一方面,蚩尤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族群林立部落纷争的时代,无君无臣更无天子,之所以出现“古之天子”的说法,完全是把蚩尤建立在封建社会等级伦理的基础上。说到底,历史不能复原,而没有确切记载的历史只存在于人类的意念之中。人们可以凭借现有资料和逻辑思维做出合理的推测,据此而形成了蚩尤神话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蚩尤神话反映出一定的文化诉求和信仰需求。黄帝与炎帝战蚩尤是中国史前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炎黄胜利而一统中原,成为华夏正统。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中,多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并且在相关的文化渲染中把这种观念不断大众化、合法化。于是许多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充斥着恶评。如《尚书》中把蚩尤视为“乱”者,孔子也责骂蚩尤是“无义”之人,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司马迁的《史记》也都有声讨之声。但与正统记载截然不同的是,蚩尤死后,他的部落并没有被斩尽杀绝,当今较为认可的说法是他的余部一部分南下成了苗族的主体,当然也有一些成为其他民族。尽管蚩尤与黄帝之战,以及炎黄之战,均属于为了扩大自己的生存范围和争夺食物而进行的部落间的战争,就当时而论,双方并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九黎部落兵败之后,不少就留在当地,并逐渐与华夏黄帝部落融合,其他部分则不断南迁,发展为今天的苗族。值得注意的是,蚩尤对中华文明进程的突出贡献更多体现出不同民族所共有的文化诉求。《世本·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表明在当时的黑陶文化时期,蚩尤已开始掌握了金属冶炼,透露了原始社会后期物质文明的曙光;《周书·吕刑》中载:“蚩尤对苗民制以刑”,说明蚩尤所率领的九黎集团在当时就处于中华法律文明的前列;再者《山海经》中说的“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这分明就是典型的原始宗教巫术仪式,宗教的出现也同样引导原始人类进一步走向文明,即使颇有胆识豪气的秦始皇、汉高祖等也对蚩尤立祠而祭,称之为“兵圣”。古人把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发明者加以崇拜并尊之为神,是合情入理。本质上讲,蚩尤集团在当时是率先突破了当时原始氏族社会的一些旧俗,并改进了生产力形式,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贡献。从考古资料和民间传说来看,蚩尤所属的九黎部落在当时的农耕、冶炼和巫教等方面都达到领先地位,他们的不少先进文化因素后来被炎、黄部落所吸收和发扬,成为古老中华文明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事实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集团之间的征战并不能完全用简单的“胜”、“败”概括,更不能片面地认为若不是因为当年黄帝平定作乱的蚩尤,就没有今天的炎黄子孙和华夏民族。相反,古代民族或称部落都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是其发展的主旋律,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战争既残酷,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蚩尤神话的传承构成了民族的民间信仰,甚至把蚩尤称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或人文始祖之一,也不无道理。
    3.分析蚩尤神话价值要秉承“各美其美”的立场。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集团经过坂泉之战和涿鹿之战而逐渐发展为炎黄集团,之后又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历经夏、商、周以及楚、越等,而发展而成为华夏集团,直至汉朝才开始出现“汉族”的称谓,蚩尤作为一个多族群的文化祖先,究竟涉及哪些民族,从现有资料看已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但蚩尤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形象和符号,却存活在大量的民间物质文化遗存和口头神话传说中,尽管有褒有贬,却无盖棺定论。特别是在蚩尤活动过的北方汉族地区和南方苗族地区大都持赞美的态度,《皇览·冢墓记》曾记载蚩尤“身首异处,故别葬之”,现实生活中,蚩尤的墓也像炎、黄的陵墓一样,在全国的多个地方都有分布,如山东的阳谷、巨野、汶上,河北的涿鹿,河南的台前、濮阳,山西的运城等地以及南方的许多苗族地区都有“蚩尤冢”的古迹,这一方面说明蚩尤在历史上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蚩尤信仰的不同价值取向。如果了解了神话传说中的姓氏文化、人物命名、事迹表述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分析蚩尤时,就应该保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正确态度,进而将蚩尤神话研究真正推向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