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文心雕龙》是一部子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 邬国平 参加讨论

    
    刘勰将《文心雕龙》当作子书来写,知道这一点,对于我们阅读这部文学批评名著有不少帮助。
    第一,有助于认识刘勰的写作心态和著述追求。他在《序志》篇说是为立言不朽而撰《文心雕龙》,这是他著述活动的精神动力,而其具体含义是用古代子书作者的撰述精神激励自己,这与司马迁从子书作者汲取精神力量来编撰《史记》很相似。(11)子书在古代早期的地位很高,“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11]769“成一家之言”这句著名的话表达出作者共同心愿,这也是从子书中总结出来的。进入经学时代以后,作者心里都明白,对于经书只可尊敬,无法企及,而从事著述最理想、最切实的途径实际上是子书的形式。在这种尊经写子的心理作用下,他们努力撰写子书,在先秦子书之外别开生面,使子书获得发展。刘勰时代,子书已经衰微,目录学四部分类顺序中,子、史调整为史、子,《文心雕龙》的《诸子》篇居于《史传》篇之后,这些都是子书寖微的反映。尽管如此,对于坚持宗经立场、缅怀古学传统的刘勰来说,他内心依然对诸子学说抱着憧憬,依然高视诸子的学术地位,并且以子书著述为创立一家学说的标志。所以他选择子书形式来撰写《文心雕龙》,弥纶群言,探究和总结文心之大道,此即意味取法乎上。子书是作者表达思想的主要形式之一,仅次于经部著作。与早期集部多为实用性、审美性作品显然不同,刘勰选择子书撰述方式,这说明他是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子书作者使用的主要文体是论、说,因为这两种文体最便于表达作者的思想见解,《文心雕龙》的《诸子》篇后紧接《论说》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心雕龙》由纯粹的四十九篇论说文组成(《序志》篇是对全书的说明,与正文不同),所谓“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这也说明他著述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见解。当然,刘勰看到以前子书有的“纯粹”,有的“踳驳”,他强调撰写子书应当辅翼经典,说明其志在于发扬“纯粹”子书的思想学术传统,他的子书观在《文心雕龙》一书得到了全面反映。
    第二,可以启发我们去关心《文心雕龙》文论之外其他更多的内容,并对《文心雕龙》超越前人的原因有新认识。刘勰所撰固然是一部文论专著,后人将它视为“解释评论”文学的书,或者一部“诗文评”的书,都与它的实际内容相符合。然而,它的内容又不限于文论,它还论述了其他许多思想学术问题,比如自然与道、经学、纬书学、史学、诸子学、音乐等等,这些都与文学有关,却又不是文学所能全部范围,它们都各有其独立的学术价值,而又都会对文学产生深刻影响。刘勰对以前的文论多有不满,这固然有见解分歧的缘故,但主要是刘勰不满他们“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即思想、观念、知识、方法、视野方面受到较大拘束,缺少胸襟和气魄,而刘勰用以避免前人失误的办法,是扩大探讨途径,打开批评眼界。刘勰文学批评的成功与《文心雕龙》的子书形式显然是分不开的。
    第三,有助于解释《文心雕龙》体系性强的原因。在古代文学批评论著中,《文心雕龙》体系的完整、严密程度首屈一指,这当然与刘勰本人怀有自觉的著作体系意识有密切关系。学者解释其原因,往往将其归于刘勰高深的佛学修养,以为是他借鉴了佛教典籍的著述特点和因明学说的缘故。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又不尽然。我国子书多由一篇篇论说文组成有机整体,有的还分为十二纪(《吕氏春秋》)、内外篇(《抱朴子》)。无论是采取擘分为纪或内外篇的方式,还是单纯按篇排列的方式,其全书不同部分或不同篇目的编排顺序多有条理,显出物事叙述的层次性和观点表述的逻辑性,形成了著作形式体系性强的特点。如高诱《吕氏春秋序》说:“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15]刘勰《诸子》篇也称《吕氏春秋》“鉴远而体周”。子书(也包括一部分经书)这种“建立一干,枝叶扶疏”的形式体系特点,与“篇各为义,不相统贯”[16]的集部著作有明显区别。刘勰著作体系意识的重要来源正是子书的传统,他吸取了子书的著述形式经验,加强了对著作整体性的把握和构思。《文心雕龙》主要由枢纽、纲、目三大部分构成,三者各有侧重,又有密切联系:井然有序的形式体系为系统地开展文学批评、铺叙文学理论创造了重要条件,也取得了纲举目张的效果。因此,结合子书的著述经验来分析《文心雕龙》富有体系性的原因,这是比较切合实际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