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奇思”说(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 陈玉强 参加讨论

    三、奇思在不同文体批评中的使用情况
    自宋代以来,“奇思”广泛运用于诗文、戏曲、小说等诸种文体批评之中,但在不同文体批评中“奇思”出现时间、使用频率有所差异。这种差异蕴含着一定的深层原因。
    奇思在诗歌批评中出现时间最早,使用频率最高。以“奇思”评诗,如方逢辰《蛟峯文集》卷六《书凤山吕首之玉京胜概图后》评吕首之“《玉京胜概图》二十首,读之皆有奇思”[13]第9册,9459,辛文房《唐才子传》评裴说“为诗足奇思,非意表琢炼不举笔”[18]2272,林俊《见素集》卷十九《明封文林郎大理评事林公槐庭墓志铭》评林槐庭“以诗自鸣,群体杂出,往往有奇思”[5]第1257册,206,俞宪《盛明百家诗》评徐龙湾“今观其诗,奇思勃兴,新句时出”[6]第四册,3650等等。前文所引此类例子颇多,此不赘述。
    奇思在文章批评中使用较多,但出现的时间晚于诗歌批评。“奇思”用于评论文章家,如王士贞《弇州山人续稿》评王承甫“为文隽朗多奇思”[6]第四册,4449,倪岳《青溪漫稿》卷二十一《大明故嘉议大夫礼部右侍郎费公廷言神道碑》评费廷言“作文有奇思”[19]第113册,409。“奇思”也用于评论作文法,如左培《书文式·文式》卷下“后股法”条:“后股,乃人生老景,此处人多窘促,作者宁韬光敛锐于前,而以奇思粹语迭见于此。”[9]第三册,3172袁黄《儆弦徐先生论文》:“一篇文字,英华多在七八比上露之。若前面文如锦绣,而至此单弱,终是虎头蛇尾,非全才也。善作者宁可韬光敛锐于前,至此却以奇思粹语层见叠出,方为作手。”[20]续编卷二,193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奇思很少用于戏曲批评,至清代才出现了为数不多的例子。如毛纶评《琵琶记》第二十七出:“东嘉止因‘骨血之亲’四字,便生出血流染骨一段奇思,而转折之妙,更有出人意表者。”[21]第一集,534张坚《怀沙记凡例》:“《天问》、《山鬼》,辞虽仍旧,而机杼独别。不知者或以畔经诬古见罪,知者则谓旁通奥义,另辟奇思,适足抒写骚魂之抑郁,应自得于语言文字之外耳。”[21]第一集,740-741
    奇思在明清小说批评中也很少使用。古人在对《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评点中没有出现“奇思”一词。金圣叹评《水浒传》仅在第五十四回使用了“奇思”一词:“其胸中原只有连环马军一段奇思,却因不肯突然便推出来,故特就‘连环’二字上颠倒生出‘纺车’二字,先于文前别作一文,使读者眼光盘旋跳脱,卓策不定,然后忽然一变,变出排山倒海异样阵势来。”[22]311李渔评《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只一银子轻重,不知作多少波澜,奇思妙笔。”[23]264此外,可见的例子不多。
    综上,在出现时间上,奇思最早用于评论诗歌;在使用频率上,奇思在诗歌批评和文章批评中使用最多。总体来看,奇思主要用于诗文批评,而在对小说、戏曲等叙事文体的批评中较少使用。其原因在于,诗文一般篇章短小,有限的文字要表达丰富的内涵,且要与众不同,这就有赖于奇思。而小说、戏曲作为叙事文学,篇幅较长,其独特性不是依靠几个词语达到的,故而小说、戏曲对奇思的依赖不如诗文那么强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