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第146页。 [2] 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页。 [3] H·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87页。 [4] [5] H·帕克:《美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290页。 [6]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附录》,作家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338-339页。 [7] 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8] 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9] 《论语·为政》。 [10]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0页。 [11] 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6页。 [12] 参见孔颖达:《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3页;崔述:《洙泗考信录》,《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09页;方玉润:《诗经原始》,上海泰东书局1924年石印本。 [13] 《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49—850页。 [14]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25页。 [15] 杜威·佛克马:《所有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它更平等》,《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第60页。 [16] 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作者中文版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 页。 [17] 参见孙绍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18]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第59页。 [19]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97页。 [20] 李春青:《文学经典面临挑战》,《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95页。 [2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5月版,第26页。 [22]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8页。 [23] 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24] 参见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页。 [25] 参见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118页。 [26]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146页。 [27]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28] 转引自[法]阿尔弗雷德·雅里:《愚比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01页。 [29] 海德格尔:《林中路·艺术作品的本源》,(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6页。 [30]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3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32] 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作者中文版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6页。 (本文原载于《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