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以沉潜之心抒写人民心声(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黄尚恩 参加讨论

    诗歌生态:新媒介带来便捷,新机制催生佳作
    五年来,我们的诗歌生态越来越多元、和谐,大众也更为主动地接受诗歌。《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谈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步,导致人们的精神需求日趋旺盛,为诗歌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加上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诗歌创作发表机制,释放了诗歌的内在活力,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和扩散。在这些因素推动下,当代诗歌迅速发展,呈现出纷繁热闹的场景。具体表现在,新诗、传统诗词创作融合共存,在创作上相互激励;诗集和诗歌选本出版明显增多,而且不少诗集变成了畅销书;借助新媒体以及众多的诗歌电视节目,重新恢复了古代的“诗教”传统;诗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诗歌翻译不断推进,中国诗人获国际奖日趋增多。总之,诗歌的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日益增强。
    良好的诗歌生态,还体现在诗歌内部机制的逐步建立和规范上。评论家何言宏认为,我们的诗歌文化越来越丰富、有活力。中国作协、各地作协和其他机构越来越重视诗歌的发展,通过扶持创作、研讨作品、举办评奖等措施,促进了青年诗人的成长。诗人们都在探寻属于自己的诗学理想,写出了一些极具辨识度的作品。在学院批评、新媒体推介、评奖等机制的共同推动下,新诗经典化的机制在慢慢成熟。诗人欧阳江河说,近些年来,我们的诗歌创作视野越来越开放,面向世界读者讲述中国故事、书写中国经验,成为很多写作者的共同意识。各地驻校诗人制度的执行、诗歌翻译工程的推进、新媒介对新诗的传播等,都对当前的诗歌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下的诗歌创作越来越多元化,诗歌阅读和批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一首诗作出好坏判断,而是要找出它背后的隐秘文化机制,从而理解诗人为何这么写、它为何能够产生这样的传播效果。
    在新的诗歌生态下,新媒体的作用尤其值得重视。评论家王士强说,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发表更加便捷、自由,诗歌公共空间呈现出扁平化、民主化的特征,这极大地重构了诗歌的整个生态系统。年轻诗人对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他们的语言修辞能力都比较强,想象力比较独特,他们写出的作品也能够快速地传播出去,并得到及时的反馈。诗人们在不断扩展诗歌的空间,诗歌的未来非常广阔。评论家何同彬认为,在新媒介的语境中,越来越多的诗人也意识到,必须沉下心来,真正沉潜于创作之中,这样才能写出更多的优秀诗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