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以传统为轴 以时代为本为新诗发展进一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郭军 参加讨论

    人工智能和真正的诗人之间是没法画等号的。他们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机器人依靠程序和前人的作品组合出文字,而诗人凭借自己的心灵和大脑创造出诗歌,就如泰戈尔之言:“诗人之风,越过海洋和森林,去探索他自己的声音。”机器人不能等同于真正的人,那么“机器文学”同样也无法和人类文化相提并论。张建辉绘 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谁也难以忘记,中国曾经是一个怎样的诗歌大国,这个烙印打下千年,早已镌刻在这个民族心灵的最深处,这样的牵绊与情感,如同流水斩不断。但当下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被时代推到一个角落里,成了一件沾满灰尘的古董。因为这个时代给了诗歌太多离去的理由。诗歌无用,可能是最直接的理由。那些真正的诗人黯然离开,即使坚持下来的也难免无精打采,很难从他们笔下听到震撼时代的名句。
    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何写诗,甚至在文字技术和理解上都成为难题。在漫长的时间里,古典诗歌不仅塑造了诗歌的形式、内涵与技巧,甚至锻造了读者的脾胃。但新诗似乎无法用来抒写这个时代,感觉失去了表达这片大地的能力。而回头去找寻传统,也就是现在的古体诗词,同样失去了对时代的表达力。
    就当下来说,中国当代诗歌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许是,中国诗歌为什么正在被这个时代远离?到底是什么令诗歌失去了与时代肝胆相照的能力?
    当前,即便是最忠实的诗歌读者,也沮丧地发现没什么新作品值得夜夜吟诵了。这背后,当然是诗歌创作力的疲惫与枯竭。时代之轮在高速中向前,诗歌已回不到旧时光。与时代沟通和对话,重新为诗歌接上地气,成为共识。
    在内心深处,人们永远不会放弃对诗意的追求。更何况,现在拥有了最新表达诗意的平台——网络。借助网络,诗歌也成为新时代重要的社交方式。互联网时代的诗歌正以网速一样的速度朝前奔袭。新媒体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诗人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快餐式阅读也助推了新媒体诗歌的蓬勃兴起。诗歌不仅通过传统的舞台在受众中扩散,还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传媒手段迅速传播扩散。全民诗歌,已经成为一个诗歌新时代的象征。新的力量和新的价值正在悄然滋长,然而新的问题也在与日俱增。新媒体诗歌缺乏发表门槛的直接后果是大量泥沙俱下的诗歌也被生产出来。这样的繁荣并不是真正的繁荣,这样的海量作品并不是真正的作品。
    在某种意义上,山寨成为这个时代的诗歌总结。这其实不只是指那些网络口水写作,不光是那些流传一时的诗歌网络作秀,而是就一些当代诗歌的品质而言。可以说,诗歌正在被商业和娱乐裹挟。片面追求的娱乐,不仅制造幻梦,它更是用视觉、词汇、表演、利益制造了一整套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文化范式和精神体系。它与现实交错互动,也渐渐成为现实本身。不知不觉,人们已经习惯了身边那些娱乐的声音,急着刷屏,急着梦想秀,急着一夜成名。部分当代新诗就建筑在娱乐化的地基之上,尽管仍不乏诚意的作者和作品,但总体上商业和娱乐逐渐成为这个建筑项目最大的承包商。无聊的趣味,无聊的刺激,无聊的作品,迅速铸造了部分当代诗歌的样貌与品性,而诗歌本质的虚弱,则在同时代文艺作品面前暴露无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