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一个采访张悦悦的记者。 13年前,参加北京青年报中学生通讯社的纪念活动,看到了一本小册子,一个学通社小记者的事迹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就是张悦悦。人们都说悦悦是“上帝的宠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她有两年在美国读初中的经历。15岁,她的第一本书《12岁,我在美国读中学》出版;16岁被推选为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的副社长;18岁被可口可乐公司举办的“奥运先锋夏令营”选中,从北京700个报名的中学生中脱颖而出,作为唯一的少年记者奔赴悉尼奥运会。 她把自己的色彩“放大到极致”,让自己在悉尼的5天中挥洒自如。她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成了那天唯一采访市长的幸运儿。 张悦悦的一番话给我印象很深:“给我一个机会,我就会反馈给你一个惊喜。”正是这种可贵的进取精神,贯穿了她的人生。 2005年8月海外版发表了我那篇关于张悦悦的报道:《幸运背后是拼搏》。 之后,陆陆续续传来她的信息,在北京大学医学院读大学期间举办了3 次摄影个展;2005年自动放弃7年制医学硕士阶段,并放弃剑桥大学的硕士录取,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社会学;2006年获得WellcomeTrust全额奖学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继续攻读社会学博士;2010年博士毕业;2011-2012年申请到一小笔资金,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自己做项目主持人;2012年,30岁时,在英国上升最快最有潜力的肯特大学社会学系获得终身教职,其学术研究曾为中国卫生部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科技政策的拟订所采纳;2014年,获得了英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的“未来科研领袖”奖金,继续推动中国和欧洲关于生命科学合作与公众互动方面的研究;32岁成了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与社会研究学院副教授…… 从“80后”张悦悦奔跑的步履、与时俱进的眼光、敏感活泼的笔触中,我分明嗅到一种时代感和年轻的气息,时时产生着“OUT”的汗颜和窘迫。 张悦悦的魅力在于善于挑战自我,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