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宇锦:当古体诗词遇上互联网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宇锦 参加讨论

    正因古体诗词既有“古代文学”的属性,又有“当代原创”的事实,其在创作和欣赏层面会经常遇到不均衡、不匹配的纠结和困扰。当古体诗词遇上互联网,这种纠结和困扰将随之被放大。
    凭借容量无限、即时随地、传播迅捷与辐射广泛的巨大优势,互联网的文字写作和阅读量早已超越传统媒体,任何体裁的文字只要上了网,原本热门的将会更热门,原本冷寂的也有可能变热门。古体诗词也开始了互联网之旅,从固定网络到移动网络,从博客微博到微信号群,写作和阅读量都出现巨大的增幅,配以朗诵、音乐、图像甚至微动画微电影,变得活色生香,变得时髦流行,成为许多诗词爱好者的掌中雅玩。这不免使人产生古体诗词“小众变大众”的感觉和期待。
    不过,在互联网上出现的古体诗词质量良莠不齐,若仅以数量和流量作为繁荣的标志,是轻率的。事实上,许多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古体诗词,其格律的本体和意境的追求都发生了一些偏差和变异,令人对互联网的负面作用引起注意。互联网如此广泛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态、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已具备了以载体改变本体的能量,而且正实施着以形式改变内容的行动,足以使我们以往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认知,变得复杂和模糊起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遇上互联网后,古体诗词是否可能发生由表及里或由内而外的质的变化?究竟是古体诗词利用互联网得到承继和弘扬,还是互联网改变了古体诗词的内容和形式?
    一方面,任凭互联网改易古体诗词的本质规定性,使其所延续的古典诗词的创造和接受审美发生变异,是无法接受的。事实上变异已经发生,例如人工智能的“创作”软件能按“诗人”的主题、意象和字句要求自动生成一首“作品”,还能提供各类“方案”调整直至“诗人”满意为止。表面看来,这样的“作品”与个人原创无异,甚至在字句上有所超越。又如一首原创诗词上网后,任何一位传播者都可根据自身的审美标准加以“再创作”,传播次数多了,原作面目变了,最终完全脱离原作者本意,成为有众多分身的“作品”。以上情形实质上是将古体诗词的创作与传播作了工业化生产和信息化处理,否定了诗的文学属性和诗人的主体地位,继而否定了古体诗词作为古典诗词的延续及其在当代的特殊价值。
    古典诗词的生长和发展、鼎盛与衰落均在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中完成,总体上是自足演进、自我运行的古代文学。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古典诗词逐渐形成了超稳定的创作思维、模式结构,从古风到格律诗,从杂言到七言,从诗而词而曲,其内容与形式的交互式演进都是渐变而非突变的。作为古典诗词的延续,当代古体诗词的创作完整地保有了前者的内涵和形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百多年来,尤其是近五十年来,语言上以白话文系统、音韵上以普通话系统对古体诗词所进行的“现代化改造”尽管连续不断,却始终未被广泛认可而得以普及。因此从本质上说,古体诗词仍属于古代的,这正是它在现当代文学领域遇冷并趋于和处于被边缘化的原因,也正是它在现当代社会具有并生发和挥发古典性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