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回到文学批评的初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有朝气的批评不会边缘化
    周明全:纸媒日益边缘化,学术刊物、评论刊物更甚。你们认为应如何让批评重新建立与这片土地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血肉关联?
    申霞艳:曾经有个悲观的数据,说一篇学术期刊的文章只有六个人看。那么无论你谈论什么问题都无法引起回响。今天,微信、微博之类的新媒体给评论带来了新的生机,不过传播速度和面积与评论家关注对象的公共性相关,只有心中住着“无数的人们”,才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比如我在《天涯》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微时代:闲暇的消失》,他们放到公众微信上推,被广泛转发,我自己的微信圈也被刷屏,因为这是公共话题。我想很多文学评论家和我一样“柱状思维”,冷漠对待新媒体。我以为梁鸿对“梁庄”的书写即是与土地和现实重新建立血肉联系的有效努力。对当代中国的书写应该还有很多辽阔的未开发领域。
    叶君:我倒没有这样悲观。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即便边缘化,学术刊物和评论刊物的关注群体,也还是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我认为学术和批评刊物之所以不受重视,实在因为它们不值得重视。看看一些学术和批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知道。绝大多数文章不值一读。因而,所谓边缘化,根源在于学术和批评文章自身没有写好,学风空疏,批评谄媚,言不及义,大量制造文字垃圾。而文学批评要建立起与现实的血肉联系,首先在于作者要重建写作的诚意,言必出自本心,不欺人,不自欺。
    张丽军:纸媒边缘化,不意味着文学批评边缘化;学术刊物要建立与互联网相对接的方式与渠道,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批评要重新建立与这片大地和社会现实的血肉联系,我非常认同。我的很多同行也一直为此而努力。没有注入批判者生命之气的批评哪能留存下来,哪能打动人心?
    普布昌居:纸媒边缘化不代表批评就离开了现实社会。互联网时代为批评提供了更广阔、多元的平台。只要批评本身足够强大,能够对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做出有分量的评价,中介应该不是问题。
    郑润良:纸媒包括学术刊物、评论刊物的边缘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是我们所处的数字化、碎片化阅读时代所无法避免的趋势。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边缘,它们在整个文化空间中仍然占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为了扩大评论的影响力,可以尝试一些新的融入读者的方式。比如《人民文学》的醒客app,我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普通读者下载客户端之后,可以在上面直接和作家、评论家交流互动。所以,应该提倡和尝试更加丰富多元的批评平台和批评文体。
    张晓琴:今天,黑塞有关读经典还是读副刊的焦虑已经被读经典还是被刷屏的问题替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纸媒面临危机,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远远超过文学作品,视觉语言成为首要交流工具。文学批评作为文学这块高地上的灯塔也必须正面面对阅读工具与阅读方式的改变。从本质上看,批评是关注世界、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批评家由此观照历史人生,担当文化责任。新媒体时代批评家应该关照新的阅读方式,不仅仅关注文学本身,也应该关注社会与时代的热点问题,及时发言。在这个娱乐时代,如何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的阅读工具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和批评进入读者视野是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