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回到文学批评的初心(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高校课题缺乏现场性
    周明全:听很多高校的老师说,要评职称,就必须申报课题,而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故纸堆里,自然就对当下的文学关注少了。另外,高校考核体系中,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而对当代文学缺乏研究热情,这也是当下批评为何无法深入研究当下文学的一个原因吧?作为高校教师,你们如何看待课题对文学批评的利与弊?
    申霞艳:课题制的利弊要两说,因为有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像我们搞文学评论可以在书房里进行。课题制的初衷是善的,但中国这么大,学科性质悬殊,很多事情为了管理方便就一刀切。这样一来,课题制就与奖励、职称、级别密切挂钩了。课题对当代文学评论来说的确是个束缚,它要求前期成果,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研究领域,经费报销也是一个繁琐的浪费生命的事。课题从填表到结项消耗掉很多精力。课题有经费的糖衣,这是蛮可怕的。我不大能够想象一个评论家一直跟着指挥棒走,等到有一天想自由就可以自由地歌唱。廖冰兄有一幅著名的漫画就是“坛子里的人”,当我们在课题里待久了,就会适应这种玫瑰色的诱惑。无论做什么,最宝贵的是热爱、自由和兴趣。闲暇、思考、行万里路对于文学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中国很多制度的设立都是对中才的,天才甚至上才的才能往往都被抹杀。高校管理人员统计过,如果我们愿意,每周都可以有表填,后边跟着一笔或多或少的经费,假设我们每周都去填表,宝贵的生命就会全部消耗掉。功成名就的评论家又成为课题审阅人,成为资源的掌握者,拥有权力,从申请课题到审批课题,这也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对人文科学来说,课题制可能弊大于利,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唯一财富是时间。
    叶君:课题的直接利益是获得科研经费(虽然,经费使用手续之繁琐目前在很多高校几乎人神共愤),再就是,没有一定级别的课题无法晋升职称。这就关乎到一个老师的生存。而申请课题时,往往揣摩评审者的意图,以便顺利拿到,跟自己的研究兴趣没有很大关系。这种故意取悦他人的课题设计,事实上难以取得满意成果。但是,对老师来说,却是巨大的牵制和导引。而在不同层级的课题指南里,涉及当代文学的非常之少。因而,课题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显而易见。还有,能够拿到课题的人,对当下文学不一定有兴趣。不用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作为学科设置,中国当代文学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研究“当代文学”并不一定要关注当下文学。
    张丽军:我们每个人都在现实空间中存在,都需要参评职称。这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我们要遵循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也要有某种超越性精神品格。我曾经因为评职称很焦虑。师姐对我说,评不上职称,你就不做研究了吗?是啊,无论评上还是评不上,我们都要做研究,那就放下心来吧。当然,这是难的,困惑与痛苦会不时伴随我们。我也心浮气躁过,急功近利过,但是也尽量告诉自己,尽可能看得长远些,集中精力做一些自己最喜欢做、最有价值意义的研究。对于文学批评与研究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有对文学的爱,从心里喜欢与爱自己的研究工作。课题是好的,没有是难的;没有不好,有了也苦恼。不必排斥课题,我们善于运用课题,搭建文学研究平台,求为我所用,而不为课题所束缚。
    普布昌居:高校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已经历史化、经典化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展开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建立文学的知识谱系。但课题做不到对当下的、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及时发声,而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学批评又不能进入职称的评审体系,所以得不到学院派批评家的重视,这也是它的一个弊病。
    郑润良:高校中的确存在轻视当代文学的偏见,这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申报课题的确可以使研究者的研究更为系统,相互之间也不容易出现重复、交叉研究的现象。但对当下文学的批评往往要求及时发声,更强调及时性而不是系统性,也因此对当下文学现象的批评不容易申请到课题。所以对当代文学批评而言,课题研究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张晓琴: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并不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研究是有益于文学批评的。其二是课题与文学批评的关系,社会科学的基金项目里大都有当代文学一类,但是课题申报、结项的程序都很繁琐复杂,会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与文学批评的当下性、现场性是有矛盾的,会对文学批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