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 从上海文艺出版社新推出的《新疆词典》增订版中,读出诗人沈苇对自己第二故乡新疆炽烈的爱。爱,决定了写作的角度———他不大于新疆,也不小于新疆,而试图通过写作来让自己等于新疆,让语言和灵魂配得上新疆的大美,像一个人抱着爱人构成一个等号“=”。在这本写了十多年、不断删改、词典结构的散文集中,我读出了他鼓声般的心动、穆塞莱斯般的沉醉、昆仑般的苍茫、新月般的明媚……一个人有爱的能力,才有被爱上的可能。 2.秘密 书中《青蛙移民》一章,以寓言的形式,写了一只南方青蛙凌空一跃、进入中亚腹地的生存经验———既能“从空气和石头里采集水分”,来保持蛙皮的湿度,又练习在干燥环境下与林蛙、蚁狮、戈壁蝉交友……这一章泄露了沈苇的秘密:他就是那只南方青蛙的化身。他的形象标志物———适度浪漫但又充满节制感的胡须———就是南方水草的纪念品和沙漠芦苇的象征物。“直到我在沙漠中遇见芦苇,才感到了在异乡建设故乡的可能。”(沈苇《芦苇》)一只青蛙在沙漠里建设南方,有难度,但也因此而动人、神奇。 3.词 《新疆词典》书写了111个词汇。面对“天山”“天池”“昆仑”“吐鲁番”“绿洲”“火浣布”“额尔齐斯河”等等新疆独有的山水风物,沈苇品味出人间寻常的欢悦和悲痛;而凝视“马”“驴”“白杨”“芦苇”“石榴”等等中原、江南也普遍存在的事物,他却听到并转述出了那吹过它们的混血的风声———这是一部语言陌生化而灵魂在与读者共振的书。 4.地域分裂症 沈苇曾在“诗歌来到美术馆”活动中作为嘉宾,谈到自己的迁移经历和心得。他说,自己在用写作来治愈“地域分裂症”。《新疆词典》就是一剂治愈“地域分裂症”的中成药。对于一个写作者、阅读者而言,故乡不在故乡,异乡也不在异乡,故乡和异乡只能暗藏于躯体和语言———一个人就是他所爱着、眷恋着的事物。他写出了什么,他就是什么。所以,新疆不在新疆,沈苇的新疆就在这一部似乎要用一生来不断增删修正的书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