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南 帆:虚构的特权(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2014年4月14日 南 帆 参加讨论

    当然,所谓的“历史深部”常常成为“经济基础”的隐喻;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领域的改革扮演了拉动历史的火车头的角色。这是经济决定论的又一次成功验证。但是,当经济学、社会学或者政治学开始联合描述这种宏大的历史图景时,文学再度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视角:各种轰轰烈烈的社会事件如何压缩于人物的内心,甚至沉淀为无意识?只有内心事件的形成才能证明,社会事件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并且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证明历史深部的冲动也是每一个体的内心冲动。当然,所谓的内心事件不可能镜子一般如实地映照社会事件;人物的内心充满了无数微小的沟壑和稍纵即逝的波纹,社会事件必须在这个空间分解、吸收和重组。然而,无论如何,隐藏于七尺之躯内部的“内心”终将与外部世界的宏大历史联系起来。
    尽管如此,经济学、社会学或者政治学从来不会出现“他心里想……”这种句式。经典的社会科学出示的是宏大的社会视野,社会视野之中的人物多半作为某种共同体的代表填充历史。谈论某种社会制度的缘起,或者,谈论价格杠杆如何控制一个产业的兴衰,人物内心的各种琐细动静只能忽略不计。新闻话语出现了各种人物,但是,记者也不会写下“他心里想……”这有违于新闻话语的真实原则——人物的内心不可直视。事实上,只有文学才能活灵活现地虚构内心发生的一切。文学史可以证明,许多作家的巨大声望即是来自人物内心的洞察与想象,例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灵魂拷问,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或者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殚精竭虑地想象种种斑斓的内心景象表明,作家力图秉持某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参与历史叙述——他们始终认为,历史叙述没有理由省略人物的内心幽深。这是文学聚焦每一个体的必然延伸。即使不考虑现代主义文学如何推崇以“内心深度”抵抗物质世界的压抑,也不考虑精神分析学派如何围绕俄狄甫斯情结构思历史,文学视野之中的内心仍然不可化约。文学不仅援引人物的内心充任历史潮流的个别例证,犹如借一滴水浓缩汹涌澎湃的大江大河;许多时候,文学还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内心的悲欢隐含了社会历史的评判。从社会制度的设计、消费品的价格制订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修建,社会活动的得失成败终将投射于社会成员的内心。“春到人间草木知”,如果显赫的社会事件无法叩响隐秘的心弦,人们有理由怀疑这种社会事件的历史价值。当然,经济学、社会学或者政治学提出的结论往往显示了理论的清晰、坚定乃至强硬;相对而言,文学之中的人物内心意向纷歧,多虑善变,一己的偏好时常超过普遍性的衡量。然而,这不是文学的犹疑软弱,而是更真实了——真实地告知历史的复杂和丰富。
    通常认为,情节是性格的发展史。许多作家表示,当人物在他们的想象之中真正活起来之后,虚构几乎成为被动的跟随,人物仿佛可以自动地完成他们的故事。这种观点多少忽视了情节构成的另一种动力:外部世界制造的戏剧性冲突远远超出了人物性格的活动范围,单纯的性格内容不足以完整解释情节的逻辑。更多的时候,作家的想象、理解以及价值观念决定如何虚构情节扩展的场域,如何形成一个结构,一个格式塔。新闻话语只能如实地记录所见所闻的时候,文学的虚构大胆地再造了另一个戏剧性空间。《红楼梦》之中的大观园与太虚幻境遥相呼应,鲁迅大胆地调遣未庄雇农阿Q卷入革命,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安排幸福的家庭与不幸的家庭相互映衬,罗伯·葛利耶的《妒嫉》别出心裁地删除了一个妒嫉者视野之外的任何情节。某些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可能是众多生活碎片的堆积,这种堆积即是荒诞与无意义的证明。考察虚构完成某种异于真实时空的美学模型,诗或许是更为简明的例子。无论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是“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的想象将各种分散的美学意象调集到同一视窗之内,铸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亚里士多德关于“可然律”或者“必然律”的古老论断显明,文学没有必要自惭形秽。至少,虚构的特权是文学如此自信的理由之一——可以虚构人物,虚构人物的内心,或者虚构一段情节、一种意境。文学的“虚构”意味着偏离庸常现实,虚构的“文学”继而以“他者”的面目回归现实。“他者”与现实的距离或许是一种批判,或许是一种理想:“虚构所制造的空间恰恰是现实所欠缺的。这样,文学话语可能因为显露出现实的缺憾而成为伟大的诅咒,也可能因为弥补了现实的缺憾而成为伟大的预言。”虚构制造了文学与现实的特殊紧张,二者之间的张力将使文学在历史叙述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