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 肖百容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项重要的文学形式,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既表现在作家的创作上,也表现在他们对文学、文化的阐释上,还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上。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一直缺乏关注,有分量的研究更不多见。现代作家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楹联,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楹联文化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这些楹联修复和弥补了新文学的某些局限,丰富和提升了其表现手法和主题意蕴。楹联文化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生动阐释了关于文学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命题。
    【关 键 词】楹联传统/新文学/文学场域/阴阳二元观念
    【作者简介】肖百容,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引言
    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寻找新文学的渊源所在,就成为学术界的一大课题。刘大白、郑振铎、傅斯年、郭沫若、朱自清等在西方文化里追根溯源,周作人、胡适等则从传统文化中寻觅蛛丝马迹。新时期以来,更多的学者继续在这两个方向上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纵观整个探究过程,可发现一个倾向,那就是对西方文化渊源的探索相对深入、广泛,对传统文化渊源的探索则相对薄弱、狭窄,无论是社会文化资源方面还是文学形式资源方面,优秀的成果虽有却不多。进入21世纪后,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但整体上并未改观,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领域仍被湮没,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比如楹联文化对新文学的发生及其内蕴的生成所起的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就长期被忽视,成为学术盲点。
    楹联因一般题写在楹柱上而得名,又称对联或对子。它由上联与下联加横批(可以没有横批)构成,格律上遵循着六个方面的要求,即“六相”。①楹联均衡、对称的文字形式给人稳重、和谐之感,起伏、顿挫的声律呈现出悠扬、流畅之美。它通常由精致的书法和巧妙的联语构成,两者相得益彰。学者大多认为,楹联是在中国传统“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楹联起源于五代,盛于明清。②在五代之前,其雏形存在于各类文章体式之中,是古典韵文甚至散文的基本句子结构形式之一。楹联的主要渊源是阴阳二元观念和汉字文化。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③世界万事万物均由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面组成的思想,是其哲学基础。此外,孤立、单音的方块汉字的存在是楹联形成的另一根本条件。楹联的“六相”特征与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密不可分。阴阳、对仗、正反合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基础之一,④楹联集中体现了这一特征。虽然楹联在五代之后才正式出现,但楹联文化与这些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同时出现的。它早期主要表现在骈文中,后来逐渐向曲赋诗词渗透,并一直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种穿透力和楹联的独特性紧密相联。楹联的独特性有四:韵散结合、庄谐统一、美用一体、雅俗皆宜。也就是说,楹联既遵循着一定的格律要求,如“仄起平收”、“字数相等”,又不必字字合韵,可长可短;楹联的主题可以是纯粹的游戏娱乐,也可以是庄严的喻指;它既具有超越现实的审美价值,也可用来宣传、说教,甚至装饰;士大夫和读书人爱好楹联,民间百姓的节庆活动也少不了楹联。
    楹联的灵活性和包容性,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给予它顽强的生命力。现代作家和楹联及楹联文化有着非常深的关联。他们大多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的还有很深的造诣,不仅留下不少楹联杰作,其文风、人格亦深受影响。例如鲁迅的精警、毛泽东的凝重、林语堂的幽默、陈寅恪的智慧、朱自清的匀称流畅、冰心的寓大义于小文、郁达夫的名士风度等,都体现在他们的楹联创作中。此外还有梁启超、胡适、郭沫若、赵树理、孙犁、茅盾、老舍、施蛰存、张恨水、俞平伯、徐訏、沈从文、张爱玲、刘师亮、马凡陀、金庸、梁羽生、流沙河、贾平凹、邵燕祥、冯骥才等人,他们的楹联作品纯正地道,令人称叹。此外,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到处有楹联的身影,如冰心等人的小诗、朱自清的散文、马凡陀的山歌以及现代章回体小说等就是如此。楹联对新文学的影响除了直接的方式之外,更多表现为潜隐或曲折的方式。阴阳二元观念是楹联的哲学渊源,受其影响,现代作家也习惯从正反两方面去观察和描述事物。总之,楹联文化或明或暗,或浅或深地影响着新文学,这既表现在各种文体的创作中,也表现在作家的价值观念与人格修养,以及他们对文学、文化的认识与阐释上,尤其表现在其思维方式与艺术表达上。楹联传统的渗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提升了新文学的品格。遗憾的是,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言,楹联“本应该在文学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不知为什么却“被我们的文学史家们一致同意将它开除了。”⑤确实,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如果被忽略了,怎能全面探索新文学的源头呢?而如果没有深入了解新文学的传统,又怎么能真正理解新文学并使其发展壮大?因为传统并不只是“过去”,它还是“现在”和“未来”。正如爱德华·希尔斯所说:“传统影响着知识作品的创作,影响着人们的想象和表达。”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