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暑夏,悠悠琴扬;竹林文泉,假山流水;九曲回廊,千载学府;亭台楼榭,自卑文庙;屈祠朱张,船山赫曦。一代又一代的伟人,从这里走过;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在这里流连;于今,这里依旧是书院飘香,学子莘莘! 这一幕幕多像古装剧中的建筑、风景和人文。然而,这却并非是穿越,而是现实。 在现代的大学里,能够感受到最多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室,不会有丝毫的局促之感,当然也就更不会有所谓的曲径通幽了。 记得第一次来岳麓书院,是那晚的讲座。邢义田院士讲授的关于“没有桌椅怎么写字——对中国古代书写姿势的再思考”为主题的讲座。夜幕低垂的庭院里,唯见那池塘上的茅棚小亭,再就是蛙声虫鸣。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这是我记忆里的岳麓书院! 第二次踏进这千年学府,是在这个烈日炎炎的暑夏时节。外面是喧嚣的车流人流,里面是寂静的树木花草。关于“哲学家的临终状态——邵雍临终前的相关资料研究”为主题的讲座,正在中国书院博物馆报告厅里悄然举行。这是Michael Friedrich即傅敏怡教授为主讲人的一次讲座。 说来惭愧,因为岳麓书院的讲座是免费的,而且来讲座的大多都是大家学者,自己又特别喜欢。于是,每次都只能乘着听讲座的机会,去偶尔流连下里面的风景人文。进去后,每次都是不舍得离开。只能,在那里慢慢的看,慢慢的走,到最后,不得已,才离开。不过,却也是一种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