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冯骥才:守护传统文化之根(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从国家到个人,都要有保护传统的文化自觉
    “世界上没有这样大规模保护传统村落的,我们是第一个。”从事文化遗产保护这么多年,冯骥才深切感觉到,最近这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
    “我看到《福建日报》、新华社连续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文物纪事,尤其是看到保护福州三坊七巷的时间,我大吃一惊,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我在天津呼吁保护老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如果那时候认识习近平同志就好了。”冯骥才说:“在当时那样的背景,能站到这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很难得。即便是文化界的人,也没有把这些问题讲得这么清晰。所以我觉得从国家领导人这个层面,对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决,这个非常重要。”
    “在经济上,我们有了30年持续的繁荣,崛起了。但是繁荣到现在,我们要思考:中国人富到哪儿去?什么是社会的终极?终极的‘美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什么呢?”这是冯骥才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是复兴文明。人类的终极享受还是文明。传统文明是我们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很难建立起现代文明;要有根基,就要保护文化遗产。”重访俄罗斯时,冯骥才曾写下这样的思考:“我们的灵魂在哪里安顿,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在现实中,能够安顿的地方是理想化的文明。”
    得知一处村落得到300万的拨款,冯骥才嘱咐说:“看到消息十分高兴,但是钱别乱花,要用到实处。”一位热心于村落保护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他说:“您放心,我们一直在盯着呢。但是,中央应该尽快制定标准和立法监督,现在还没有立法,村落的资产不好界定,社会资本也在悄悄介入,下一步的规范保护也有很多问题。”
    冯骥才一直和这些基层工作人员保持联系,随时沟通情况。从他们那里,冯骥才可以得到最真实的情况,而不是空谈。“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重要,但是这些精神怎么贯彻落实,怎么能在现实当中起到作用?国家给了这么大的财政支持,但是具体怎么去保护?”冯骥才觉得,政府的执行部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决策到执行部门被消化掉了。“比如我曾在‘两会’上说过,‘非遗法’都公布了3年了,我没有看见一例关于‘非遗’的案例,又一年过去了,我依旧没看到类似的案例。我们的‘非遗’现在被大量破坏。比如传统村落,实际上是在官员的手里,在专家的手里,最后容易被政绩化、科研项目化,跟老百姓的保护是两码事。应该是老百姓自觉起来保护传统村落。我特别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老百姓接受,这是最重要的。”
    在冯骥才看来,普通百姓真正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了,传统文化才真正能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冯骥才有两个一直耿耿于怀的愿望,一是给孩子们编一套节日读本,“咱们的节日为什么和孩子疏远了呢,不能怨孩子,孩子从小没有节日记忆。节日跟感情、跟生活的希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另外是编写一本传统村落保护的“村长读本”,“我自己买,每人送一本,有没有这个东西还是不一样的。”
    在国家和百姓之间,冯骥才觉得至关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而言,光有文化自觉还不够,应该有文化先觉。”他希望作家同行们能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尽更大的努力。冯骥才当年呼吁保护天津老城的声音能得到重视,和他的作家身份分不开。“老百姓是信任作家的,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份。老百姓看过你的作品,了解你,愿意听你说话,你的影响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此外,作家对文化的认识会比一般人深刻,因为文化是跟人联系在一起的,作家有对人的敏感,有对生活习俗的细致观察,更知道怎么去保护它,怎么发扬它,而且表达能力比一般人强,能调动大众的感情,这是作家的优势。
    很多读者觉得冯骥才是从文学上“出走了”,但是他自己说,“我从未离开文学,正是上世纪80年代那种纯粹的文学精神影响了我,支撑着我。出于这样一种精神,当看到我们的文化在一个转型期面临危机的时候,才会有这样急迫的感情,才会有这样的情怀。也因为写过《神鞭》《三寸金莲》等文化小说,了解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活,关注各种身怀绝技的艺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才如此亲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