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制组跟随少数民族群众拍摄他们的劳作过程。 《聆听中国》中拍摄的岜沙寨老。 《聆听中国》中拍摄的岜沙寨老。 近日,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聆听中国》, 从“声音”的角度出发,在我国15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了一批最具特点的传统艺术,通过点滴的收集和真实的记录,让观众“聆听”各民族传承的音乐之声,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肯定。本报特邀该纪录片主创之一,中央电视台戏曲和音乐频道制片人陆海宁讲述其拍摄幕后的故事。 引 子 山风穿过树林的沙沙声、山谷潺潺的流水声,女子用蚌壳在祖母石上打磨的声响,这一切逐渐形成一种古老的节奏,在月亮山腹地这个叫做岜沙的小村寨里回荡了许久。突然,传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音渐强渐高,打磨的声响速度也越来越快,音浪在如潮水般汹涌时戛然而止,世界陷入了一片寂静。 同 期 岜沙寨老滚拉旺:“在我们这里,女人生孩子,是不要男人帮忙的。她自己用之前准备好的竹片或锋利的蚌壳,把脐带割断。她不能拿刀来割,割下来的东西会埋在自己床下。生下来的孩子如果能过到一百天,就算是活下来了。我们会喝酒庆祝,亲戚朋友也都会送来礼物表示祝贺,并请老人给孩子取个名字,然后再种下一棵树。树会保佑孩子,孩子也会和树一起长大,这棵树就是他的生命树。 字 幕 百天后,人们沿袭着古老而简朴的习俗,上山去为孩子种树。千百年来,岜沙人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人本是树”的信念,在繁衍生命的同时,也传递着他们对树的敬仰和对祖先的远怀。 这是纪录片《聆听中国》首集《轮回》的开篇。作为一部真正从声音角度来了解和知晓中国的纪录片,这部作品从一开始就展现了它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全片全程采用4K高清摄影机拍摄以及5.1环绕立体声录音;全片无一句旁白解说,只有同期声和少量背景音乐;全片采用电影镜头语言,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采用这些独到的做法,只是为了能让更多人从悠久宝贵的文化传统里,聆听到最响亮、最稀有、最恒久的声音符号,换一个角度重新来认识中国的各民族文化。 缘起,“聆听”声音承载的历史文化 多年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拍摄经历,让我的目光和思绪不断聚焦回旋于那些曾让我留下记忆的澄澈明净的山川河谷、令人心潮澎湃的歌舞音律和那些闻所未闻的珍稀艺术。它们鲜被人识,在光阴的雕琢里一点一点被消磨,直至消失。扼腕叹息之余,我一直在思考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能做些什么呢? 在人类社会的最初,语言还没有形成,音乐和舞蹈就已经出现在了祖先的生活当中。现在,我们会在林间听到隔山传来的一曲山歌;会从鹤发老人口中听到咿呀的传唱;会在长江岸边听到船工们沉重而嘹亮的号子;还有那些场面喧腾的赛歌会、那达慕、广场舞和风情万种的酒歌、情歌、耍歌、对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传来声音,那是无数种声音共同构成的生命咏叹调。为此,我们开始了“聆听”的过程。 2013年,在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原总监郎昆的策划下,我和我的团队开始设计《聆听中国》的拍摄选题。经过数次研讨会与专家论证、实地调研,我们在2014年底确立了基本拍摄方案,即从15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一批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通过点滴的收集和真实的记录,捕捉当下中国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审美习惯及依然存活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声音保护已经纳入了人们的视野。北京的史家胡同有一家北京声音博物馆,依照创办者的说法:“声音是文化的一部分,里面有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记忆,但它们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我们要记录下这种独特的历史。” 是的,就像我们在片子拍摄过程中,所听到的侗族大歌、反排木鼓、屯堡地戏、苗族飞歌,甚至花开花落、百鸟齐鸣……它们是一个城镇、一个村落、甚至是一条小街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名片。如何精准地传递出“聆听”的声音符号,表达“聆听”的思想,这正是《聆听中国》的摄制难点。 制作,最好的技术打造最美的文化纪录片 2015年第一季度,《聆听中国》开拍了。作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摄制的首部大型文化纪录片,我们对声音和画面的采录、表现,要求更为苛刻一些。《聆听中国》与以往纪录片拍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创新。确定选题之初,4K超高清摄影在中国方兴未艾,而5.1环绕立体声也大量运用于电影摄制当中,但在电视纪录片摄制中显然是属于“奢侈品”。《聆听中国》破天荒地提出要用“4K+5.1”这样的影院级配置来打造这部作品,这在纪录片界尚属首次。 高端的技术保障要求导演在做拍摄方案时,不仅仅要制作一份分镜头脚本,还要同时准备一份音频录制脚本。在实际拍摄当中,团队全程采用了电影定焦镜头,以及高端的音频器材。为了拍摄到精美的自然画面,团队有时起早摸黑来回赶路拍摄,有时没有等到预想中的画面,只能再等。一连数日等待,只为了几秒钟的画面。而为了拍摄部分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化或是不为外人所知的传统技艺,团队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再三沟通,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意料之外的险情也是层出不穷:2015年3月底在贵州黔东南拍摄期间,团队就遇上了剑河5.5级地震,而那时,我们的车辆恰巧驶过地震中心地带,公路上的裂痕触目惊心;5月下旬,当摄制组再次进驻从江、榕江等地区进行航拍时,又遭遇特大暴雨,航拍器不幸掉落,被猛烈的洪水一下吞噬卷走,无影无踪…… 36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分别在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等地进行拍摄,最终完成了两集、每集五十分钟的片子,起名为《轮回》和《传承》。《轮回》旨在表现在人类最初的认识当中,生老病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成长与衰弱都是自然的规律,不可强求。世间万物,都像人类的繁衍生息一样,不断生死轮回,与人的生命相对应的文化亦然。而《传承》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珍贵的文化艺术越来越稀有,传承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少。两集片子借着侗族大歌老歌师潘萨银花、岜沙寨老滚拉旺、纳西古乐会会长宣科等一批鲜活的人物,传递着一个个不朽的民族传奇和不老的文化精髓。 反响,细腻安静的纪录片获认可 2015年12月14日,纪录片《聆听中国》举行了播前看片会暨宣传推介活动。在活动上,进行了首期节目的完整播放。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表示,在浮躁的电视行业中,人们需要这种沉静下来的、细腻安静的纪录片,将我国宝贵的民俗文化通过电视表达出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再军认为,这种以音乐寄托情感、传承文化的节目是一种开拓,也应该是音乐作品的回归。《聆听中国》有着文化人类学的特征,一幕幕原生态的场景,让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审视现代社会。 2015年12月26日、27日,《聆听中国》之《轮回》及《传承》在央视音乐频道首播。今年3月17日、18日,又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3月25日起至4月初,央视综合频道也进行了精编版的播出。在各个平台的展映,得到更多的反馈是——“这是一部没有一句旁白的纪录片,是一部需要用心聆听的纪录片,它带来的是无言的感动与震撼。看过《聆听中国》后,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应当觉醒,对于中国的珍稀文化,要去发现、感悟、传承、发展。” 作为《聆听中国》的亲历者,我想它不仅记录了一批珍贵的影像和声音,更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珍贵遗产的关注与重视,这是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