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叶永烈:“漫游”在科幻与纪实之间(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姜小玲孙骋 参加讨论

 
    纪实文学是戴着镣铐跳舞
    问:为什么您会介入纪实文学写作?
    叶:北大毕业后,我先去了科教电影制片厂工作,后来去了上海科协,渐渐脱离了科学的土壤,创作源泉产生了变化,自己兴趣也有了转变。当时我觉得要成为真正的作家,必须在纯文学杂志发表作品,所以我写了很多小说,在《收获》、《上海文学》上发表,但离获奖总有一步之遥。同一时期我也写了很多报告文学,每发表一篇就引起轰动,有时一下子收到七八百封读者来信,我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写报告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转向纪实文学创作。
    问:读者认为您的纪实文学很成功,您觉得这算是“华丽的转身”吗?
    叶:我认为我的创作可以用九个字来概括:大题材、第一手、高层次,同时还包括两个“确”:观点正确、事实准确。刚开始,报告文学创作的几大要素我不懂,就在实践中摸索。我很注意选择题材。这个时代,人们对历史事件有大量的反思,我采访了很多当事人,写出来的作品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科幻小说要求天马行空,但是纪实文学必须尊重历史。作家应该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要有冷静的头脑、准确的判断。纪实文学作家,是戴着镣铐跳舞。我的作品注重原创性,绝对不搞七拼八凑,我亲自采访,自己去获得第一手材料。
    为再版的《毛泽东与蒋介石》做补充和修改,我在美国一家大学图书馆抄蒋介石日记,了解关于第五次围剿的细节,我手里掌握蒋介石的病历,当时他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围剿时候的生活、心情,怎样下命令,为什么围剿失败,在日记里面都可以一窥,为写作提供了佐证。
    问:科普创作和纪实文学,哪个更难?
    叶:纪实文学是七分跑,三分写,创作很辛苦。在写那些高层人物传记时,我跑了很多趟北京,当时朋友们说我是“在上海的北京作家”。抄蒋介石日记,都是早上自己带了干粮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当年的历史资料很珍贵,很多都绝版了,去年我和太太一起整理了所有采访的录音带,把声音资料转到电脑里刻成DVD,就花了一年多时间。
    纪实文学写好了,不一定能出。 《“四人帮”兴亡》这本书写于2002年,存在电脑里,一直压到2009年出版,中间换了六家出版社,最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所以,写作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
    问:畅销的纪实文学让你名利双收,您怎么看?
    叶:别人不知道背后的艰辛,《“四人帮”兴亡》这一本书,182万字,要往北京跑多少趟,采访多少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写完了也可能永远都不出版。现在我手里还有一本《反右派始末》,一直留在电脑里,什么时候能出,我也不知道。我始终在做修改和补充,一有机会接触相关人士就赶紧采访,整理好补充到书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