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诺兰的大片《敦刻尔克》全面上线,成为本周末最有影响力的娱乐产品。随着影片上映,从周五开始,就有大量的评价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影片不错,笔者也是同样的观点,作为一个周末的文化消费,这部影片还是算得上值回票价的,即使是差不多九十块钱的票价,在一个IMAX的大厅里面,享受这100多分钟的电影,也还是觉得挺过瘾的,如果综合打分,我至少会给到85。 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一些影评人或者文化人,在评论中,给了《敦刻尔克》极高的评价,认为该片还原了历史,甚至比还原更高的,是该片真正反思了历史,并且释放和治疗了战争中受创的人性——大意吧,不引用原话是不想进行文人式争论——这好像有点抬的太高了。 《敦刻尔克》的故事是3条线,一位等待救援的士兵不断逃生的过程,一位空军驾驶员奋战以掩护海上逃生者的过程,一位绅士驾驶着自己的游艇渡过海峡救人的过程。 3条线中,打得最精彩的空中线,以大量的主观镜头让观众有操作VR游戏机的感觉,但如果从所谓的人性深度来看,并没有什么超乎寻常之处,不惜牺牲自身的战斗英雄,比比皆是,这一个和其他有什么不同,导演并没有交代的太多。 逃亡线上的年轻士兵,仿佛中了魔咒,上哪条船,哪条就倒霉,不断落水,不断扑腾,直到最后才被拉出危险区,历史大事件中,一个渺小的个体,只是想拯救自己,却如同浮萍,完全无法把握命运,只能随波逐流,祈求运气,这条线的笔墨相当重,给观众的印象也最深,也应该很容易理解导演的意图,但是从整个故事的讲述和最终展现出的意义,也还在常规范围,比起那些真正的名著其实还有差距。 海上救援线,故事的最高潮之处,是在揭示了自驾游艇的绅士的身份之后,他和二儿子的那种宗教式的悲悯和宽容与我们文化中的一般理解大不相同。如果说不一样,整部影片就是这里最突出。但是如果就此得出结论,《敦刻尔克》是一部如何的巨著,恐怕还是太草率了。 电影史上,反映二战的影片相当多,其中不乏反思战争的佳作。即使在我们一般印象中比较单一的苏联电影中,其实也有大量的触及人性深层领域的作品,相比于那些作品关于战争与和平,个体和历史,民族与国家等等复杂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作为一部商业大片的《敦刻尔克》还是要浅显多了,即使在同类项中,与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诺兰是个很厉害的导演,《敦刻尔克》也是个不错的片子,但是过度抬高这部影片的意义和价值观,并不客观。如果把制作放在一边,单说电影所揭示的东西,我并不认为我们的《集结号》和《一九四二》比它差。 影片结尾,丘吉尔的演说是作为影片画外音出现的,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提示影片的意义,同时也将影片的真实背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传达给观众。作为一名好导演,诺兰对这个桥段的处理很有感染力,这很值得中国导演来借鉴。但是如果回溯真实的历史,事实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对于英法一方来说,确实很重要,但这次行动的好结果,其实完全不应该算成是当时英国政府的成绩,要知道,救援的主力是大量的英国及邻国的民船、渔船、小型商船,或者像片中的私人游艇等等,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救回了数十万英法联军。如果非要算国家功劳,也是英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动员机制和国民教育的功劳。英国将这次撤退上升到胜利的程度,完全是为了掩盖其政治和军事的双重失败——政治上,本来一手好牌的世界老大,一厢情愿地希望德国去消灭“洪水猛兽”苏联,却对纳粹的危害视而不见,并且自私自利到不断牺牲队友,最后惨遭反噬;军事上,上百万联军龟缩在防线里被动防御,打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奇葩的“静坐战”,又对德军的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的迅速发展麻木不仁,等到真正开战,一下就输得毫无脾气加毫无士气——当然,在失败的时候重新鼓舞士气继续战斗,体现出了政治家丘吉尔的担当和能力,但无论怎么说,败了就是败了,敦刻尔克算是一次成功的撤退行动,但是从二战总体战局来看,其意义并没有英国人自称的那样大。整个二战前期,英法两强,殊无亮点,不要说比我们的台儿庄、平型关,就连淞沪和喜峰口那样的悲壮都没有,所以也只能找动静最大的敦刻尔克来做标杆了。 笔者并无意贬低盟友的战绩,还原一下敦刻尔克,是想说,由于媒体和娱乐工业的发达,英美占主导的语境中,二战的精彩都是由西方世界完成的,而真正当肉盾在前面硬抗日德两强正面打击的中俄,却沦为了配角。比起千船救大军,我们在抗战中可歌可泣的东西要多多了,我们的电影工业有义务把它们好好讲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