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革命现代戏传承中的流派创新——“歌剧式”京剧《党的女儿》观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王学锋 参加讨论


    作为“红色经典”的重要文本,改编自王愿坚小说《党费》的电影《党的女儿》 ,自1958年问世以来不断被后来者模仿、改编和重写。戏曲中也不乏改编之作,电影问世当年和第二年,就有淮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同名改编本。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京剧、扬剧、沪剧等剧种各自排演了不同版本的“党的女儿” ,京剧甚至出现了国家京剧院、大连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各具特色的版本。北京京剧院版的《党的女儿》最早上演于1992年,是继同名电影、歌剧之后又一部描写“不忘初心”的革命者田玉梅的成功之作,自问世20多年来,剧中感人的“小小杜鹃花”等经典般的唱段广受欢迎,显示了京剧唱腔艺术不可替代的魅力和“灵晕” 。虽已是一部“久经考验”的“准经典”之作,但本剧一直保持着不断打磨、修改、创新的态势,自今年七八月间复排以来,边改边演,近日又在梅兰芳大剧院、保利剧院开始了新一轮的演出。
    北京京剧院版《党的女儿》主要改编自同名歌剧,是1991年歌剧《党的女儿》首演后,北京京剧院邀请歌剧的执笔编剧阎肃先生改编的。1992年时只选取了其精华的第四、五场,改编为一部50多分钟的戏,本次复排将歌剧的六场全部排了出来,成为一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全本大戏。全本在故事情节、场次结构、人物关系、主题内涵等方面均与歌剧接近,可谓一次移植式的改编。移植其实是有相当难度的,两个不同符号系统的艺术媒介要想转换得好,是颇费心血的。转换的关键和核心在音乐,如本剧作曲朱绍玉先生所说,“最大的工作量在音乐” 。歌剧式的剧本在唱词的结构、声韵、字数等方面都是不同于京剧的,创作者利用京剧的旋律、板式,在歌剧式的结构上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和创造,形成了一种格式的“混搭” 。本次复排因是全本创作,故采用类似歌剧主题歌的方式,将之前广受欢迎的“小小杜鹃花”发展成主题唱段,在本剧的开头、中间、结尾多次重复。此外,根据新的戏剧情境,还创造了一些新腔。这些新的变化,都没有越过京剧的本体之界,而是本体的“扩容” 。本体是什么?并非本质性的固化,而是建设性的“活态” 。所以,本剧被称为“歌剧式”或“歌剧性”的京剧,并非意味着歌剧与京剧之间简单的“跨界实验” ,它指向的就是京剧,是京剧的新的创造形式。
    本剧的创新也是流派的创新。自国务院办公厅去年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就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关注焦点,流派纷呈是京剧艺术的突出特点,也是京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北京京剧院版的《党的女儿》的复排,具有流派创新的重要意义。本剧主演王蓉蓉是京剧旦行张派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十旦九张” ,张派之所以在旦行中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张君秋先生对流派艺术的深刻理解密切相关。在他看来,“学习和继承流派艺术,如果忘掉了它的独创精神,是不会把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学到手的” ,即独创意味着真正的传承。王蓉蓉在《党的女儿》中的演唱,既有张派传统的流派特色,又有据自己嗓音条件进行的创造性变化,并且加入了歌剧式的一些演唱方法,对张派作出了新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张派,本剧还同时展示了针对其他流派艺术的创新意识,如程派李海青演唱的表达特殊心境的新腔,如裘派年轻的方旭第一次扮演年老的七叔公,如李派杜喆扮演的马家辉戏份增加,人物更显复杂。
    本剧也是革命现代戏传承中的流派创新。京剧革命现代戏是现代戏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沙家浜》这样的当代戏曲经典,也有本剧这样的“准经典” 。当革命现代戏随着时间推移也渐成我们重要的戏曲“遗产”时,京剧流派如何在其中创造传承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张派从来没有止于传统戏,有人曾问张君秋先生:“重唱工的演员,在演现代戏中,还有没有发展? ”张先生认为,现代戏中的唱其实并不少于传统戏,而且“新编剧目的思想内容及剧本的结构安排为我的唱腔创作提供了大幅度创作的条件” ,他觉得大有可为。当然,传统唱腔是需要现代转换的,张派《望江亭》等传统剧目的唱腔就很难直接用在《党的女儿》中的田玉梅这个现代人物身上,需据不同情况进行创造转换,既有结构性的调整,也有局部的变化。而且,很关键一点,还要明白“内要实,外才能精” ,即“今天我们想要演好现代英雄人物,就必须先在自己身上培养起现代英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本剧在创作中秉持此种精神和要点,做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实验,推进了流派艺术在革命现代戏中的创新传承。
    本剧在编创之初,大胆创新,成为立得住的作品。此次复排,主创团队虽将之发展成为一部全本戏,但仍尽量保留了其精华的部分,在继续突出核心人物的核心唱段基础上做了一些局部修补,如舞美、灯光、舞蹈方面的调整和加强,没有干扰演员的表演,如增加的情节场次处理得比较清晰干净,尽量突出了人物的唱念做打。这是对待“准经典”的审慎处理方式,值得关注。当然,既是革命现代戏,对“革命”“现代”的理解在当代有了不少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成果,如何更积极地回应这些变化,并将之融入京剧艺术形式的创造中,将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难点,对此,我们继续期待本剧对传承创新有更坚实辩证的处理。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