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 [观点·对话·访谈] 礼仪用语将失传还是被传承? 2017-11-16

    年关将至,微博一个帖子引起了网友的争议和讨论。这篇帖子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些已经被淡忘的传统习俗礼仪,包括:7种不宜送人东西,20种过年习俗和30条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等...

  • [观点·对话·访谈] 咬住错字不松口 2017-11-16

    自2006年以来,每到岁末,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都会评出“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13年的评选结果也于日前公布。这并非哗众取宠之举,的确是当代汉语使用过程...

  • [语言漫谈] 汉听第八期焐热词“轸念” 蒙曼:“轸念”就是文雅的“心碎” 2017-11-16

    9月4日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束了复赛第八场的争夺,节目发布了第八期焐热词汇“轸念”。 “轸念”读zhěn niàn,意思是深深的思念。《梁书•沈约传》:“思幽人而轸念,望东皋而长想。...

  • [观点·对话·访谈] “白字”危害不容小觑 应规范使用汉字 2017-11-16

    (原题:从名著中的错别字说开去) 错别字,顾名思义,是指错字和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近读一本从美特好超市折扣价买...

  • [语言漫谈] 趣话“鹭” 2017-11-16

    鸟类的命名是很有意思的:有的就其叫声命名,例如鹅与鸭;有的就其外形命名,例如画眉与白头翁;有的就其捕食命名,例如啄木鸟与鱼鹰……那么,有一种鸟为什么叫作“鹭”呢? 先民根据经...

  • [语言漫谈] “V”字手势的由来 2017-11-16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不少媒体都对“二战”期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发明的象征胜利的“V”字手势的由来做了详细的记载。著名主持人叶惠贤4月11日在...

  • [语言·文化·生活] 东阿铜城有汉字始祖仓颉墓 2017-11-16

    仓家族人座谈仓家家史。编者按 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你是否为名人之后而自豪?你是否有自己的家族故事?通过报纸给大家讲一讲...

  • [观点·对话·访谈] 董兆杰:《汉字听写大会》名不副实汉字听写大会感言之一 2017-11-16

    编者的话:“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广大观众见面以后,尽管存在不少问题,但总地来说热热闹闹,影响不小,竟至不少家庭节目时间未到,但已老少齐集兴致勃勃守坐荧屏引颈以待,...

  • [观点·对话·访谈] “善”字照亮现代人前行的路 2017-11-16

    良法好立,技术的进步也很容易,但困顿的是,如何修复人心中“滑坡”的地方。解开这个“结”,就要靠“善”引领方向,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电视里、网络上在不断传递着回家的艰...

  • [观点·对话·访谈] 【本网独家】 听写大会感言(3):辩说节目风格 2017-11-16

    为了营造听写大会的娱乐气氛,节目组可谓费尽心思。频繁剪切画面,不时录入笑声和欢呼声,大量插入表情特写,随时插播背景资料,……可谓欢声笑语,热热闹闹。 但是,制作者忽...

  • [语言漫谈] 殷浩两次北伐失败后被贬 成语“咄咄怪事”与他有关 2017-11-16

    殷浩给桓温一个空信封。张叶/绘 殷浩北伐,至今都搞不清楚他手下有没有名将,即使有,也一直在当“替补”,在场下坐冷板凳。他这个“教练”最信任的是一个“外援”,就是逃到...

  • [语言漫谈] “鬼子”之称 2017-11-16

    为什么把日本侵略者称为“鬼子”?这得从“鬼子”中的关键字“鬼”说起(因为“子”是名词后缀,一般不表义)。“鬼”字,甲骨文鬼是一个方头人形跪坐的形状,像人身巨首的怪异之物。...

  • [语言·文化·生活] 用汉语讲述“我的中国梦” 2017-11-16

    来自法国克莱蒙费朗孔子学院的维维安·皮埃尔—托马斯在才艺展示中画了一幅孔子的肖像。 本报记者王远摄 6月13日,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法国预选赛在斯特拉斯堡...

  • [语言·文化·生活] 韩一家网站可将韩文转换为汉字 民间团体表反对 2017-11-16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韩国ohmynews网站6月1日报道,韩国一家名叫“汉字路”的文字转换网站最近在韩国民间引发了争议。该网站可将韩文转换为汉字,但遭到部分民间团体的反对。 据...

  • [语言·文化·生活] 数字书法引领书法教育的新浪潮 2017-11-16

    在刚刚闭幕的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上,一款名为《中小学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的书法教学产品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教学系统采用高科技手段,将枯燥的书法学习变成趣味化的互动...

  • [语言·文化·生活] 中国大学生举行西语写作大赛 2017-11-16

    本报电(周鑫)近日,第一届中国大学生西班牙语写作有奖竞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西班牙驻华使馆教育处与科米亚斯基金会合作举办,桑坦德银行赞助。16名获奖者将于2015年7月赴西...

  • [观点·对话·访谈] 歧视性词汇是一种隐性伤害 2017-11-16

    日前,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发布《中国印刷媒介残障报道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媒体关注残障人士较片面,主要集中在残障人残疾本身及其健康或康复方面,忽略了报...

  • [语言漫谈] 姓名中的多音字 2017-11-16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当中,有一些是多音字。如仇念裘,区念欧,单念善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复姓,不同于传统的完全的汉姓,如公孙、司马、欧阳、夏侯、南宫、西门等等。而是南北朝时...

  • [语言漫谈] “打樵”应是“打醮”之误 2017-11-16

    8月27日《新民晚报》A24版《痛忆“停云里”惨案》一文回忆到1945年6月4日,两架侵华日军的飞机在空中相撞,坠入复兴中路“停云里”,造成上海民众死亡61人,伤38人的重大惨案。这是日本...

  • [观点·对话·访谈] 评“汉字听写”:前进还是后退? 2017-11-16

    近来在社会和媒体上出现一股风,说由于经常敲拼音出汉字,中国人书写汉字的能力下降了,普遍“提笔忘字”,于是,为扭转这种颓势,电视台就开始办汉字听写类节目。 一开始的“...

  • 首页
  • 上一页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257
  • 258
  • 259
  • 260
  • 下一页
  • 末页
  • 3657284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