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 [作家印象] 芥川龙之介:邂逅中国的“新·创世纪” 2018-06-25

    就在芥川拜访李汉俊月余之后,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房间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3月19日,小说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被大阪每日新闻社委以“海外视察员”的身份,辞家...

  • [作家印象] 艾特玛托夫:最高道德原则是伟大文学的起点 2018-06-13

    【编者按】 今年6月10日是吉尔吉斯斯坦作家艾特玛托夫(1928—2008)逝世10周年纪念日。艾特玛托夫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前苏联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

  • [作家印象]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神秘深邃的文学旅者 2018-06-11

    2018年5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凭借小说《奔》(英文译名为Flights)荣膺国际布克奖,再次引发全球关注。托卡尔丘克饮誉波兰文学界多年,曾两度荣获波兰最高...

  • [作家印象] 赫拉巴尔:诗意地透视灰暗的日常生活 2018-06-11

    捷克是一个十分崇尚阅读的民族。电车、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常有捧书阅读的人。周末花园里,多见边做日光浴边读书的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在捷克乡村的酒馆里,与捷克...

  • [作家印象] 策兰:死亡与遗忘的对赌 2018-06-11

    故土与流亡 70年前的冬天,保罗·策兰(1920-1970),这位 20世纪卓越的德语犹太诗人,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逃离。与1945年春天抵达此处时的情形相似,除了自己的诗稿和零星几...

  • [评论] 废墟之上,仍有火光 2018-06-11

    火点燃了废墟。 火光照在黑暗里。黑暗会接受光吗? 有些人是特殊的存在。他们不惮于回望黑暗,凝视黑暗。他们书写黑暗,以燃烧的心。 从纳粹手中死里逃生的犹太诗人保罗·策兰...

  • [作家印象] 大胆的文学实验家——菲利普·罗斯 2018-06-08

    再见,菲利普·罗斯!2012年罗斯宣布封笔隐退,2018年5月22日噩耗传来,令不少读者对罗斯的真正告别深感遗憾。美国国家图书馆2005年隆重推出菲利普·罗斯全集(八卷本)时在扉页上写...

  • [作家印象] 对于萨冈来说,人生是无限延展的童年 2018-06-08

    弗朗索瓦兹•萨冈(Françoise Sagan,1935-2004),法国著名才女作家。萨冈漂亮出众,个性鲜明,行为有些离经判道,她喜欢写作、赛马、飙车、酗酒,备受法国人钟爱。1954年,年仅十八...

  • [作家印象] 危险的纳博科夫 2018-06-08

    纳博科夫的小说,不太好阐释,比如《洛丽塔》。一个小说人物的名字,成为一种社会认知:洛丽塔情结,和俄狄浦斯情结一样,都是伟大的。然而,通俗地讲,一个五十多的老男人头...

  • [评论] 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 2018-06-08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新闻的传奇,也是出版的传奇。 近日我重读此书,不由地想起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斯诺的墓,以前我常路过那里。斯诺若在天有灵,...

  • [评论] 我们写作,我们做梦 2018-06-08

    (《像与上帝握手》[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著,蒋海涛/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今天,资本的流通速度胜过一切时代变换,这是人类社会的新背景。我们的注意力跟随快速运动...

  • [作家印象] 我们写作,我们做梦 2018-06-08

    今天,资本的流通速度胜过一切时代,这是人类社会的新背景。我们的注意力跟随快速运动的事物而四处游弋。面对不断更新的图像,相比之下,阅读似乎变得过于缓慢陈旧。在这个加...

  • [评论] 卡佛:我喜欢短篇小说里有点危险感 2018-06-08

    我喜欢短篇小说中有某种威胁感或危险感,我觉得一个短篇里有点危险感挺好,首先有助于避免沉闷。得有紧张感,感觉什么在迫近,什么东西在不断逼来,否则很经常的是一个短篇不...

  • [评论] 把伟大的作品“讨论”到中国 2018-06-08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侯世达坚持参与了自己的科普巨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的中文翻译工作。这本书以类比的方式,通过描述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的工作...

  • [作家印象] 卡夫卡笔下人物形象与皮影的关联 2018-06-08

    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笔下的人物形象,与中国皮影戏中的人物造型,二者之间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极深的关联。通过分析卡夫卡的小说和素描作品,可以发现在...

  • [评论] 王小妮:阅读•写作•思索 2018-06-08

    01 特定年代里的文学 二〇〇五年的年底,小说家马原来到我任教的大学里开讲座,题目是“小说已死”。讲座结束,人们一走出阶梯教室,话题飞快地远离小说,而我依旧能感觉到大个...

  • [评论] 从马尔夏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俄译本第18首的失误谈起 2018-06-08

    马尔夏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俄译本在俄罗斯很有名,是它的第一个俄文译本。在此之前,虽然莎士比亚的剧本在俄罗斯名声很响,可是他的十四行诗没有译本,知名度并不高。所...

  • [作家印象] 指南针存在于我们的心灵 2018-06-08

    我5岁的时候,我妈妈就教我写作,还帮我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我口述,我妈妈做记录,首印只有一本。我们把这本书写在木纸板上,钉了两个小洞,我现在还有这本书。这就是我的...

  • [评论] 卫拉特蒙古文献研究新籑 2018-06-08

    托忒文作为卫拉特蒙古文字,创制于1648年,它的出现使卫拉特蒙古人有了自己的写作方式,改变了原有回鹘蒙古文一字多义的情况,使得蒙古书面语与当时口语形式接近;改变了卫拉特...

  • [评论] 惠特曼写下的吻 2018-06-08

    惠特曼手稿 《惠特曼诗选》书影 吻,自有约定俗成的文化含义。丹麦哲学家、诗人索伦·克尔凯郭尔认为,一个完美的吻应当具备三个因素:首先,需要男人和女人一起来完成,男人之...

  • 首页
  • 上一页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下一页
  • 末页
  • 1192362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