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我每次见到刘学锴先生,都会想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古语。我读刘先生的著作,也有同样的感受。他的著作像《李商隐诗歌集解》等,厚重精深,都是传世之作,但刘先生自己...
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之一。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诗言志”首见于《尚书·尧典》,虽说它不一定真是产...
苏东坡这个人物是非常伟大的,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介绍,今天,我想先从苏东坡生平轨迹上的一个点切入。 高风亮节的政治家 北宋后期,王安石得到当时的皇...
本文是一篇驳难之作。它针对历代在评价江西诗派开山祖师黄庭坚的“夺胎換骨、点铁成金”说所作的不公之论而发。黄氏此说,历来被许多人讥评为提倡“蹈袭剽窃”。本文作者对此...
内容提要:对于晚唐诗风,前人的评述大多从宏观着眼,但也可以对晚唐诗歌进行微观性质的考察,考察角度包括诗人的心态、作品的题材走向与艺术特征三方面。晚唐诗人中并非没有...
内容提要:对于北宋诗人张耒,学界向有三种评价:其诗歌成就以乐府诗为主,其诗歌艺术有粗疏草率之弊,其诗名较盛是由于卒年较晚。本文针上述观点提出新见:张耒诗题材广阔,...
“会通唐宋”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值得学界深入探讨。我认为这个话题其实也是对通行的文学史分期方式的一种反思,有必要先在整个文学史编写的框架内进行思考。 20世纪80年代,有...
内容提要:陆游与杨万里均为南宋重要诗人,但后人对其诗名之大小及人品之高低颇多争议,其中多有不实之词,关于陆游人品的讥议则多属误解。二人之诗学思想均出儒家,然杨万里...
本文为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在今年4月20日举办的《莫砺锋文集》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自从院里通知我要以作者的身份做一个讲话,我就想假如把这个会比作一个西瓜产品...
一 《西岸上的宣礼》(azān-e-maghreb)是伊朗现代作家萨义德·纳非...
零 英语第二公用语化问题由来 2000年开始后不久,日本媒体便报...
本文以汉语自身的眼光重新审视“了1”与所处语句,,证明“了...
常州话的达成貌及其价值 史有为 (日本 明海大学) Abstract: T...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 简历 孙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