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再到《陆犯焉识》的播出,严歌苓似乎一下子就“火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影视剧均改编自她的作品,一时间,她也成为进来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
近日,乐府学会在民政部正式注册。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标志着乐府学迈上了一个新阶段,正在迅速摆脱20世纪的落后局面。作为学会筹办和申请人,我愿...
【摘要】 “文学知识化”,是文学将知识当作写作的重心和目标,文学成为展示各种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载体,这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特异现象。辞赋作为汉代文学的主流文体,历来对它的...
【内容提要】 在传统诗学脉理中,宋诗理论和三四十年代的知性诗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具体表现为:前者强调的对世界万象的纳入与后者“最大量的经验活动”摄入等观念,前者强调...
幸遇恩师苏东坡 秦观没有显赫的出身,父亲只做过小官,但曾在太学学习过,学历不低。优秀的基因使秦观自幼聪颖过人,过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生活...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罗皓菱)昨天是已故作家路遥65周年诞辰日,首届路遥文学奖在京揭晓,阎真《活着之上》获此大奖。阎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非常意外,不可思议...
从群体流派的研究视角对明词进行全面考察,系统勾勒明代词史上具有较大成就或影响的“四派”、“二体”,既可以使明代词坛彰显出主次分明、群落清晰的格局,也可以为更进一步的研...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文化快餐化、娱乐化等现象突出。随之而来的忽视文学经典阅读的现象引起大家深入反思,而文学经典的影视剧改编无疑是让经典走进大众生活、重新焕发活力...
“法律与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法学批判运动。1973年美国法学家詹姆斯·怀特(James Boyd White)所著《法律的想象》(The Legal Imagination)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运动的发端。之后...
本报讯 (首席记者邵岭)《朝鲜所刊中国珍本小说丛刊》日前在沪出版。丛刊由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联合韩国鲜文大学共同编撰,收录了《太平广记详节》、《三国志传通俗演义》...
从鲁迅研究早期开始,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其文学成就,是其创作中所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深刻性和建构现代中国文化的远见卓识,例如其概括的“精神胜利法”和“立人”...
近日,孙绍振教授向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捐赠书刊787册。这是新世纪以来孙绍振第18次向学校图书馆捐书,累计册数约5000册。 孙绍振老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半个多世纪...
1982年初,任中敏先生曾对自著《词曲通义》做过详细的批注和校订,本文就此介绍事情的缘起和经过。 1981年5月笔者奉高教部指示,从山东大学中文系调至扬州师范学院任中敏先生建立的词...
【内容提要】 从弃逐文化角度看,发生在公元前七世纪晋国的骊姬之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案例以进谗为手段,以夺嫡为目标,以戕害并驱逐异己势力为表现形态,最终导致了太子申生...
丁晓原:今天的报告文学境遇已大不同于10年前了。其时,围绕这一文体还有存废之议。现在的实际恰是相反,正如杰克·哈特所说,“读者对现实题材的故事兴趣高涨”,“虚构文学在...
新中国的成立,为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在“前二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建构被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学主体建构的统一进程,其民族性混融于人民性之中未...
【内容提要】 目前我们看到的《诗集传序》并非为通行本《诗集传》所撰写,而是朱熹此前为其“失败之作”《诗集解》写的序言。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处于朱熹思想转折期的过渡性文本...
王宪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资料中心主任,多年来潜心神话学理论的阅读与阐释,在中国神话母题研究和编目研究中颇有建树。近几年来,他主持...
《世界文学》曾在新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阅读记忆。她于1953年7月创办。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继承他20世纪30年代创办《译文》杂志的传统,刊物当时定名为《译文》,并...
最近,读了周龙的中篇小说《谁是最可怜的人》(广西文学2014年第3期,《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转载)。它以文学的形式将鲜为人知的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呈现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