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一些管理者因为不够专业,对“保护”的理解不到位,或将古籍保护和公众服务对立起来,或损坏了古籍,最终违背古籍保护和使用的初衷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行8年来取得...
唐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受外部利益驱使,当时的唐、突厥、吐蕃、回鹘、南诏以及奚、契丹等民族政权间,难免发生不同程度的军事碰撞。由此而带来的俘...
【核心提示】当代诗歌需要的,是以开放而健全的圆融心智,在“诗”与“思”的诚恳而又睿智的平衡当中,以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来理解自身的文化本质,以深度加入外部世界...
这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时间里,我们的翻译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我们也同时发现,与外译中相比,中译外还是太少;一心做国外学者的翻译研究和教学,却较少对国...
中国当代诗歌怎么样回到诗歌本源,包含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也就是诗歌表现的对象问题;第二个是诗歌的表现形式,即诗歌的体裁。说到底,也就是当代...
作为精神生活的方式,文学想象是建构文学空间的内在张力,两汉在对神话系统的继承中,形成了历时性的时间维度;在对世界的表述中,形成了多维的空间维度。 以文学格局为视角来...
孙康宜和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文版问世以来,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赞誉者掎裳连袂,商兑者亦不乏其人,就其贡献和遗憾均有肯定和检讨。遗憾的是都...
核心阅读 批评家既重视名家力作与新人新作的评论与推介,又着力于文学状况与创作发展的年度概述与宏观考察,紧密联系文学创作,强化了批评的介入性,增进了现场感 批评家对现...
●什么是文学“边地”? ●20世纪以来,人们对边地文化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边地”和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理解“边地”的价值与意义时,容易...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中国文学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纪廉所说,“只有当世界把中国与欧美这两种伟大的文学结合起来理解和思考的时候,我们才能充分面对文学...
【核心提示】地域与空间视角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生动的观察方法,地域文化的研究素材和眼光都是为了丰富文学本身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以哪一种地域因素作为研究切入点...
著名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近年向美英读者翻译介绍了多部中国小说,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做出了显著贡献,并获得多种奖项,由此受到了中国文坛许多人的称赞。特别是莫言获...
文章学是专门研究文章性质、功能、构造及读写文章规律和方法的科学。中国文章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时至今日,文章学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与广泛关注,研究内容...
传统的题画诗多数并不题于画面,也并非着意诗情画意的相互阐发,而实为“咏画”。画作题咏与集句的相遇,则有关于绘画的集句题咏。集句是指借他人句成己作的手法,而最早的集...
诗评人的阐释是诗歌审美接受的核心部分。历代诗评积淀下来的阐释资源构成了不断重新“破译”与思索的历史。在古代,有年谱、编年、本事等背景研究,还有笺释、训诂、评点、批...
《满江红·怒发冲冠》(以下简称《满江红》)是中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自明代发现以来,一直为世人传诵,以其慷慨激昂、豪迈奔放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
8月20—21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和西北大学主办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首届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各高校、各地文联及首批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的专家学者...
中国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在后世的流传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附着于绘画文本(有部分留存于文本之外)的题跋、印鉴、花押以及附记等,此即为绘画之副文本。中国绘画副文本如以形式...
一个作家“开始书写现实、日常和记忆中的生活”,就意味着“从先锋叙事中撤退”吗?或者反过来问:所谓“先锋叙事”,就是不书写“现实、日常和记忆中的生活”吗?这里其实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