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卢卡奇(1885—1971),匈牙利著名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卢卡奇出生于布达佩斯,一方面,他的大部分作品用德语写就,另一方面,他曾生活在奥匈帝国的中欧德语文...
本文作者 张江教授 从文本书写开始到结束,或更确切地说,从书写者确定文本书写的第一念头起始,直至文本最后完成交付于公众,书写者的全部思考与表达方式,都将被视为作者主...
在当前的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要使骈文研究更上一层楼,并以此为契机,使骈文撰作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文献集成与理论探讨的关系。 “文献集成...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提出,为构建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然而,迄今为止的变异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翻译、文学形象、文学文本等“何以变异”的有关形态的探讨,...
当今,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日趋增大,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在加速向世界各地传播,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由于文学是承载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形式,因此,世界各地对...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我国既有辉煌浩瀚的诗歌,也形成了丰富精深的诗学理论,更有中国诗学所蕴藏的独特精神价值与思想传统。如何挖掘并传扬这些精神价值与思想传统,无疑是推...
无论通俗文学的真实作者是书商或其雇佣写手,还是不第士子或落魄文人,他们都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既接近于民众从而具备强烈的世俗性,又以文化水平和最低一级的“士子”身份...
中国新诗,摆脱旧体诗而独立萌生发展,自1917年以来,到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从胡适、刘半农、郭沫若等或写实或浪漫或明白易懂的白话诗,经过李金发、戴...
在新世纪全媒时代,批评家应该跳出传统的文学评价体系,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包括网路文学在内的通俗文学,或者说,批评家须怀有“大文学”的观念,将复杂多样的文学文本作分层...
“文体学”是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兴学科,需要语言学、文艺学、翻译学、图书分类学、编辑学、比较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而“比较文体学”作为文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个语种的文学是由使用该语种的作家们创作出来的,而一个语种文学的历史却有可能用其他语种来加以描述;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本民族文学智慧的结晶,而关于任何一种民族文学的阐...
●今天以广大受众为对象的文学教育,需要从象牙塔的塔尖上走下来,从为少数人而设的文学精英教育走向针对大多数的文学普及性教育 ●文学的定义其实很宽泛,一切好文章都是文学...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日前在海南琼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精神”。60余位与会者一半是学者和批评家,一半是活跃的中青...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逐渐开始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应该如何审视定量分析的精确性与文学内涵丰富性之间的张力?应该如何看待定量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教...
在文学领域,生态批评是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思潮。这项被冠以“绿色批评”的人文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发展迅猛,在英美国家尤为显著。作为欧洲文化的中心,法国素来有文学创作...
新时期伊始,文学书写就吹响了引领时代思潮的嘹亮号角。这其中活跃着茹志鹃、宗璞等老一辈女作家的身影,也不乏张洁、舒婷、王安忆、铁凝、张抗抗等年轻一代女作家的面庞。在2...
一般的文学史是编著者从外向内的观察与研究,大致可称为“外史”。而对话录一类的文字是当事人从内向外的倾诉,大致可称为“内史”。对于军旅文学而言,“外史”固然重要,但...
《文艺报》2015年12月14日登载一篇张德明先生写的文章《新诗之美》,文章很好,有不少好的观点。但文中说:“白话新诗有一个别称,就是‘自由诗’,自由自在,不拘一格地表达诗...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王凯、西元、王棵、裴指海、卢一萍、朱旻鸢、王甜、曾皓、曾剑、李骏、魏远峰等人为代表的军旅作家“新生代”浮出水面,从业余走向专业,从青涩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