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甫和他的《羊的门》 邵燕 君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李佩甫在创作上一直闷着头走实力派的路子。他总置身于各种文学热潮之外,因此容易被批评家忽略,这种思维也会影响...
作者简介: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整个20世纪里,中国美学以一种逐步自觉、开放吸收、持续展开的建构姿态,在学科形态改变、理论话语转换与转换方式等方...
内容提要: 环鄱阳湖诗人群体及其文学流派,指的是以鄱阳湖为创作对象的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景观。鄱阳湖以其迷人的魅力,赢得过众多诗人们的缘情礼赞,形成了独特的鄱阳湖文学生...
不能不说,自己的文学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并非自己所愿,而是情势所迫。中国的文学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几种文学力量分而治之的状态已经成型。讨论文...
——读池凌云的诗 王家新 寂静制造了风,河流在泥土中延续 一个又一个落日哺育灰色的屋宇 它的空洞有着炽烈的过去 在每一个积满尘土的蓄水池 有黎明前的长叹和平息之后的火焰...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创作过大量的庭园诗歌,并在其中寄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杨万里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庭园诗人,他一生酷爱园林,在游园、造园和写园中,通...
文学批评史证明,文学批评是一个古老的存在,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不断地与各种文学观念相生相应。不论是林黛玉、阿Q还是堂·吉诃德、安娜·卡列尼娜,不论是崔莺莺、还是...
内容提要: 蒋士铨前后论诗观念具有一定变化,这显然与袁枚的影响有关。但应当注意到,蒋士铨的诗歌趣味与袁枚是有一段距离的,虽然他论诗根于主深情,有性灵诗学的种子,但直...
梁振华 好的叙事即使是从“现象”和社会问题出发,也仍然会有更高的精神境地或超越性,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里的提醒——小说不是哲学和理论思潮的衍生物,“小说...
作者简介: 曹晖,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一、视觉形式的发生 对视觉形式发生的考察需要以形式的发生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形式的发生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认识,最典型的...
方锡德 【内容提要】新发现的老舍、王冶秋等作家的书信、吴组缃的手稿和相关文献资料说明,1940年代发生于重庆文坛上的人名诗写作活动有一个发展过程,并在1941年4月达到高潮。这...
姜涛 【内容提要】本文以《幸福的家庭》为讨论对象,探讨了20年代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室内作者”形象,即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
在谈论“知识分子写作”之前,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如果这个命题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如果撇开“知识分子”本身种种令人怀疑的东西,如果是在最积极的意义上谈论,我愿以我自己...
内容提要: 早期民族的融合与凝聚力的形成与古代神话的传播与定型相随相助。上古神话时代是“万邦林立”、“众神并存”的无中心神时代。早期部族经过数千年的交融最后归融到华...
内容提要: 廪君叙事与向王叙事代表了不同时代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认同。明清之际,廪君叙事主角逐渐被向王天子取代,而向王叙事中也糅合了廪君的事迹,并大量出现在民间地方志书...
方勇教授《“新子学”构想》一文10月2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学术文化界广泛关注。该文论述了三个问题,我只想就其中“‘新子学’将承载‘国学’真脉,促进传统思想资源...
——走进新世纪的考场 白烨 文学在新世纪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的文学之路非比寻常,10年的文学样貌也时移俗易。在我看来,2009年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那么就从200...
商金林 【内容提要】裴春芳在香港1940年代《大风》半月刊上发现了沈从文的两篇小说《梦与现实》和《摘星录》。《沈从文全集》第十卷里的《摘星录》原是刊登在《大风》半月刊上...
内容提要: “满盖”是鄂伦春民间故事中广为存在的意象,它封存着鄂伦春过去的记忆,也传递着这一民族心底的声音。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以超越的空间和特殊的时间形态,引领我...
——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的叙述声音分析 高小弘 在现代社会,“声音”这个词已经具备重要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受贬抑的、被强制以沉默为美德的社会群体与个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