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内容提要】本文以《幸福的家庭》为讨论对象,探讨了20年代新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室内作者”形象,即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一次创作,而写作的进程往往伴随着焦灼、怀疑和挫败,最终或“硬写而不能”,或背离了初衷。这一形象之所以多见,无疑与文学青年群体的社会境遇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普遍的“硬写”焦虑,也发生于20年代新文学消费与再生产的封闭循环中,初期新文学内在的危机也就暗含在其中。 【关键词】鲁迅/《幸福的家庭》/“室内作者”/“硬写”/文学消费 一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幸福的家庭》是相当特殊的一篇,它写于 两篇小说都将“另一次写作”纳入叙述中,在内外间离之中形成一种讽刺效果,这或许就是鲁迅所说的那种“很合式的”的“笔法”。作为一种形式策略,将写作过程纳入到叙述之中,实际上是一种相当传统的小说作法,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作家对文本与生活之间关系的高度自觉,由此得以显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笔法”并非仅仅具有形式意义,在某些时候,特定的社会条件、作家身份和意识状况,或许也会曲折地暗含其中。②回到20年代的文学场景,采用类似“笔法”的作品在当时十分多见,除鲁迅、许钦文之外,叶圣陶、郁达夫、沈从文、胡也频、王鲁彦、彭家煌、丁玲、高长虹等相当多的作者,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尝试过“嵌套性”结构的写作,这个现象似乎颇有意味。在此类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个苦闷的青年作者,他处在幽闭的室内,挣扎于文字之中,想要完成一次创作,而写作的进程往往伴随着焦灼、怀疑和挫败,最终或者“硬写而不能”,或者结果背离了初衷。③“室内作者”的形象,遍布于20年代初的新文学作品中,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现象甚至可以被当作一个问题来看待。 当然,“室内作者”的形象之所以多见,无疑与一代青年作者的真实处境相关。五四之后,当新文学依托报刊蓬勃发展,它在客观上也构成了一个场域、一个行业,为不少飘荡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某种人生的可能。栖身于会馆或公寓之中,通过投稿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已成为那个时代文学青年的基本生存模式,室内的“硬写”,无疑也是类似“侨寓”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理想的伴侣》的作者许钦文,就是这样一位十分典型的“侨寓”的作者。1922年,失业后的许钦文流落到了北京。他本来喜欢研究数理化,尤其爱好天文,曾想考入北京天文台,但由于学费太贵,无法遂愿。四顾茫然之际,为了救穷,他才在同乡孙伏园的帮助下,开始卖文为生。作为当事人和受益人,许钦文后来也一直热衷于谈论鲁迅的这篇小说。据他自己的回忆,1924年初春,“我独自一个人到砖塔胡同去看 照 无论他的记忆准确与否。许钦文无疑要凸显小说的社会批判价值:“没有适当的环境,是连一篇稿子都写不好的”,要想组织“幸福的家庭”,以至要想成功地写出一篇小说,必须先改造环境,进行社会革命。⑤但小说丰富的意旨显然不能完全由此说明。如果说日常生活的嘈杂、社会现实的动荡,构成了写作的干扰的话,那这种干扰对于写作而言往往是常态,不仅小说中也提到“马克思在儿女的啼哭声中还会做《资本论》”,鲁迅不也正是在类似的拥挤环境中,成功地写出了这篇《幸福的家庭》吗?⑥所以环境的不佳是次要原因,它不能解释“硬写而不能”的真实困境,要理解“室内作者”的普遍困扰,还应着眼于早期新文学的整体状况。 二 在鲁迅的笔下,那个青年作者对“幸福的家庭”的想象,无疑是矫揉造作、十分可笑的:夫妇二人必须自由结合、爱好文艺;主人始终穿洋服,硬领雪白,主妇始终烫发,牙齿也始终雪白;他们看书要看《理想之良人》,吃饭时要说英文,等等。然而,在“幸福的家庭”的幻象之外,鲁迅在小说中其实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即:与“硬写”相区别的写作,或者说某种“幸福的”、“理想的”写作,是否真实存在?小说的开头,就是这样一段话: ……做不做全由自己的便;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不像石火,用铁和石敲出来,这才是真艺术。那作者,也才是真的艺术家。——而我,……这算是什么?…… 在五四新文学的理念中,“创作”二字有特别的含义,作为一种真纯自我的表现,它不仅应超脱现实的功利,还应是一种自发性、独创性的行为,让作者能够沉浸其中,体验到创造的快感。这种意识也可转变为一种颇具浪漫色彩的“源泉”说:文学之创造源于真挚感情的表达,那么作为源头活水的内在自我,也应有一种自发性的特征,它不断汲取各种养料,变得丰富充盈,在创作时就会主动喷涌。在20年代初,不少批评家在大力鼓吹这种浪漫的创作观念,所谓“做不做全由自己”、“那作品,像太阳的光一样,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之类的说法,无疑是上述摩登的浪漫观念之表达。 然而,包括《幸福的家庭》在内,在20年代诸多描写作家生活的作品,恰恰不是以重申这种理念,而是暴露其异化过程为主题的,“写作”的展开往往充满了危机与困窘。高长虹的《创作之前》,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作者:他每当提笔写作,就觉得“有什么东西阻碍着他不让写下去似的。……‘我为什么要写小说呢?’他疑问起自己来。”⑦沈从文在一篇自述性散文中则写道:“我的灵魂受了别的希望所哄骗,工作接到手后,又低头在一间又窄又霉的小房中做着了,完后再伸手出去,所得的还是工作。”⑧在另一些作者那里,“硬写”的窘境被表现得更为直白。一篇名为《售灵》的习作,描写一个困守北京公寓的大学生,在房租的压力下,他也要尝试卖文,可内心又实在不甘: 可怜我原是为著钱才急的想起来这条路子——卖文章,由于卖文章才联想起创作两个字来,心不但不和,连气也丝毫不平,实在,我自家也相信是不会做好的。……我要高声的叫唤著:出售心灵!出售心灵!⑨ 对于许多飘荡于都市中的青年作者而言,“硬写”的目的,恰恰不是为了“从无量的光源中涌出来”的“创作”,而只是为了“出售”、为了“救穷”。《幸福的家庭》中的“他”,自然也非常了解这一点,也坦白自己的“经验”:“投稿的地方,先定为幸福月报社,因为润笔似乎比较的丰。但作品就须有范围,否则,恐怕要不收的。”对于这个闭门造车、满脑子虚浮想象的作者,鲁迅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表面看,这个“他”肯定是鲁迅嘲讽的对象。然而,许钦文却认为“这个‘他’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只是为着捞些维持生活的稿费而‘硬写’的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一个”⑩,“鲁迅对那青年作者,显然是很同情的。如果以为 三 在许钦文有关《幸福的家庭》的许多评论中,鲁迅的环境描写也被他反复称道。他后来回忆,在读到小说原稿之后,“先在那房间里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再到那隔壁的吃饭间去看了些时候,进一步领会了写实的意义,对于怎样运用环境的现实写作小说里的背景深感兴趣”(15)。在现实主义的文学成规中,对于居室环境的描写,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可以由此达成。(16)鲁迅笔下的那个作者“他”,显然对此也相当熟悉,所以仔细构思了“幸福的家庭”环境:宽绰整洁的空间,能显出主人生活的优裕,而书架上堆满的中外书籍,不仅表明了夫妇二人的文化身份,他们有关生活与自我的想象,或许也大半来自这些书籍的教化。特别是《理想的良人》一书,两人还各有一本。这个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对于这篇小说可能相当重要,它所暗示的家庭空间的符号性特征,不由使人联想起《彷徨》中另一篇作品——《伤逝》。 在某种意义上,《幸福的家庭》和《伤逝》可以说是一对姊妹篇。(17)写于1925年10月的《伤逝》,虽然晚于《幸福的家庭》,但它更好像是后者的“前史”,而后者则仿佛是《伤逝》的另外一种结局。《幸福的家庭》中的作者“他”,在看到女儿可爱天真的小脸时,也想到了“五年前的她的母亲”:“那时也是晴朗的冬天,她听得他说决计反抗一切阻碍,为她牺牲的时候,也就这样笑迷迷的挂着眼泪对他看。他惘然的坐着,仿佛有些醉了。”这不正是当年的涓生与子君吗?有意味的是,在《伤逝》中也出现过对居室空间的暗示性描写:涓生 诚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在“雪莱”光环的衬托下,作为第一人称的男性叙述者,《伤逝》中的涓生不仅是一个虚弱无力的启蒙者,同时还是一个西方思想的翻译者,他 公寓里住的大学生们,都是一些歌德的崇拜者,海涅、拜伦、济慈的崇拜者,鲁迅的崇拜者,这里常常谈起莫泊桑、契诃夫、易卜生、莎士比亚、高尔基、托尔斯泰……而这些大学生们似乎对学校的功课并不十分注意,他们爱上旧书摊,上小酒馆,游览名胜,爱互相过从,寻找朋友,谈论天下古今,尤其爱提笔写诗,写文,四处投稿。也频在北京住着,既然太闲,于是也跑旧书摊(他无钱买书,就站在那里把书看个大半),也读外国作品来了;在房子里还把《小说月报》上一些套色画片剪下来,贴在墙上。……在每天都可以饿肚子的情况下,一些新的世界,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生活情调和艺术气质,一天一天侵蚀着这个孤单的流浪青年,把他极简单的脑子引向美丽的、英雄的、神奇的幻想,而与他的现实生活并不相称。(23) 在“公寓”的文化空间中,一连串熠熠闪光的名字(海涅、拜伦等等),象征了新文学提供的知识谱系,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消费及模仿,一代文学青年浪漫的自我想象也被夸张地塑造出来。其实,以旁观者自居的丁玲,当时也同样浸淫在这种氛围中。她和胡也频的共同好友沈从文,在描述这对小夫妻的北京生活时,就不忘记使用居室环境的描写法,多次提及二人的书籍:“他们的书是一部关于曲的什么集子,一部《郑板桥集》,《倪云林诗》,《花间集》,《玉台新咏》”,“其余便是半书架翻译小说,那时两人所看的书,好像也就全是这些翻译小说”。(24)在沈从文看来,这些书的作用“不过是把这生活装点得更合于那个时节年青人想象的生活而已”。(25)在这些流行读物中,《 在《伤逝》中,“雪莱的画像”无疑也起到了类似的“装点”功能。无独有偶,作为一个关键的道具,它也出现在胡也频早期的小说《北风里》:一个青年著作家,住在北河沿边的公寓里,穷困潦倒,空无一物,只珍藏了一张雪莱的画像。为了救穷,他终于不得不去出卖这张画像,却遭到当铺老板的奚落,他回到公寓,“把雪莱的像放到桌上时,蓦然见到那蛋形的镜子里面,呈现着一个年青的,但是忧郁,满着灰尘,像煤铺伙计的污浊的脸”(27)。至此,小说戛然而止。青年作家肮脏、忧郁的脸,是叠现于雪莱的形象之上的,一种那喀索斯式的身份误认,似乎得到了更为明确的表达。 四 从“装点”的角度看,无论是翻译的小说、时髦的名字,还是雪莱的画像,类似的表征在20年代的小说中屡屡出现,暗示出一代“文学青年”生活空间乃至自我意识的符号性。如果说有关“幸福的家庭”的想象,也恰恰是这样一种文化消费的产物;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与“幸福的写作”相区别的“硬写”,同样与上述符号性、消费性的空间有关。 上文提到,以新文学为代表的出版物,在青年学生界成了所谓“家常便饭”,而这一新兴的出版事业不仅是消费的对象,同时也召唤着文学青年的随时参与。在各类副刊、周刊、月刊、不定期刊上,文学青年们不仅可以及时阅读最流行的作品,了解最时髦的话题,通过投稿、通信等方式,他们中的幸运者又可发表自己的作品,成为令人艳羡的作家群落中的一员。借助报刊的传播,文学的接受、消费、反馈以及再生产,无疑被加速了。而对于一些熟练的投稿者,依照某种流行的程式进行“硬写”,似乎已是习以为常的经验。李广朴的《稿费》一篇,就呈现了这种状况:小说描写一个青年初次得稿费后的情形,他滔滔不绝,大谈自己的心得,诸如“可以满足发表的欲望”,“可以得稿费”,可以“引起了女人的注意而得到拉夫(lover)”之类。接着,他还进一步介绍了具体的创作经验:要做论文,可以抄夹七夹八的书,“最宜跑野马”;而做小说,“总之是一个男人——而且多数是用第一人称——同一个女人,在半是表姊妹之类,否则就是邻居”。各种各样的展开套式,随即也被他卖弄了一番。(28) 同样,彭家煌的小说《蹊跷》也揭示了相仿的“硬写”经验:作 还是依据“幸福的写作”的理念,“做不做全由自己”的创作,允诺了一个独立的、自发的“内面化”的自我,而这“内面化”同时又是与一种外向性的视角互为表里的。这是五四时期“写实主义”的基本取向所在,诸如胡适、茅盾一类倡导“写实主义”的批评家们。无不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它能打破文学的成规,带来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发现。无论强调“观察”,还是注重“源泉”,都表达了五四新文学的基本旨趣:要在文学修辞的成规之外,在与外部社会生活的关联中,重建一种创造性的自我,以此为基点,新的文学使命也能得以实现。然而,当新文学客观上已形成一个“场域”、一个“市场”,为了谋生或对抗烦闷的“硬写”,其实不得不发生在某种封闭的程式之中,变成一种内部的符号循环。在轻松的调侃、讽刺以外,某种幽闭与焦灼之感,也往往流露于“室内作者”的笔端。在一篇题为《A,A,A……》的作品中,幽闭与焦灼之感更是得到了一种自我解剖式的心理学深度:它以一连串的“A,A,A……”为开篇,暗示了书写的焦虑和无序,作为写作者的“我”继而剖析了自己的困境: 我其实不愿意写什么字。每一个字,只要是我写下的,立刻便成了恶。……为什么我竭力想把我所认为的善写成字,而我所写的字都个个变成恶呢?把恶给与我所愿意给以善的人们,使他们难堪,使他们看见恶的扩大,使他侮辱我,终于使他们陷入那扩大的恶里去呢!(32) 这段话不只是重复了“硬写”的苦恼,而同时也传达了对写作功能性的深深思辨:写作应该是一种“善”的力量,但一旦落实为纸上的文字,它于是就包含了一种自我悖反的力量,它没有带来“善”的张扬(内面的真实和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参与到“扩大的恶里”去,“我”欲求挣脱,但却不能如愿。在这位作者的表述中,所谓“扩大的恶”或许有特定的含义,但从本文的角度看,这种“扩大的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循环,一个封闭的符号世界内的循环。在这样的循环中,写作丧失了自身的真实性,只能成为一种打发无聊生命的自我消费。 在20年代与“室内作者”形象有关的作品中,书写一种空间幽闭之感,是相当常见的主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历史参与及社会关联,会馆或公寓内苦闷的“作者”,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危机状态,如置身于“黑暗的涧谷”之中。(33)然而,室内的“幽闭”可能包含双重隐喻:一方面,它指向了众多文学青年实际的生活窘境和边缘的社会位置;另一方面,它也暗示在一个由现代教育、各种读物、大小社团构成的文化“场域”中,文学生活内在的循环性和封闭性。在这个“场域”中,当新文学不可避免地被实体化了,它的诸多词汇、符号和程式被消费、传播着,塑造着一代“文学青年”的自我意识和感受方式,它内在的危机也由此显露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的家庭》提出的潜在问题,即与“幸福的写作”相区别的“硬写”问题,便不是简单表达了写作过程中的一般性焦灼,而是从根本上质询了承诺自主性创作个体的浪漫的文学理念。如果说“室内作者”作为一种形象,暴露了20年代文学生产及文学生活内在的危机,那么如何打破室内的“幽闭”,化解“硬写”的焦虑危机,就构成了新文学重构自身的内在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20年代中后期文学生活的分化。 注释: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②在18世纪英国作家劳伦斯•斯特恩在他的《项狄传》中,就“几乎像‘后现代’作家一样,对写作活动以及文本与生活的关系高度自觉,时不时地把写作的困境搬到前台来讨论”。对此有研究者指出,这种自由的笔触“与其说它表达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对抗和破坏,不如说体现了在当时调整阶级关系的社会格局中,仍处在成长与融合时期的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丰厚、驳杂和柔韧”。(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6-304页) ③在沈从文的早期作品中,“室内作者”的形象就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他最早发表的作品《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一开头出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形象:“阴郁模样的从文,目送二掌柜出房以后,用两只瘦而小的手撑住了下巴,把两个手拐子搁到桌子上去……”这个作者正要提笔给A先生写一封求助的信,而信的全部也就穿插在作品中,同样构成了一个“嵌套”的结构。(《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沈从文全集》第1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类似对“硬写”过程的描写,在他的作品中还可以举出很多。 ④许钦文:《砖塔胡同》,《〈鲁迅日记〉中的我》,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⑤许钦文:《彷徨分析》,香港汇通书店,1998年版,第30-32页。 ⑥ ⑦长虹:《创作之前》,《莽原》第22期, ⑧沈从文:《生之记录》(一),《沈从文全集》第11卷,第149页。 ⑨售灵:《售灵》,《学生杂志》第11卷7号, ⑩许钦文:《砖塔胡同》,《〈鲁迅日记〉中的我》,第25页。 (11)许钦文:《来今雨轩》,《〈鲁迅日记〉中的我》,第38页。 (12)许钦文:《卖文六十年志感》,《钦文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页。 (13)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4页。 (14)陈西滢在《现代评论》2卷48期的《闲话》中说:“他们有时创造的冲动来时,不工作便吃饭睡觉都不成”,又说:“一到创作的时候,真正的艺术家又忘却了一切,他只创造他心灵中最美最真实的东西,断不肯放低自己的标准,去迎合普通读者的心理。”鲁迅在《并非闲话(三)》就讽刺说,自己“何尝有什么白刃在前,烈火在后,还是钉住书桌,非写不可的‘创作冲动’;虽然明知道这种冲动是纯洁,高尚,可贵的,然而其如没有何。”(《鲁迅全集》第3卷,第148页) (15)钦文:《砖塔胡同》,《〈鲁迅日记〉中的我》,第25页。 (16)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曾专门以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对公寓老板娘伏盖太太的描写为例,分析了人物道德状态与公寓环境之间的互换关系:“她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示她的人品。”(埃里希•奥尔巴赫著,吴麟绶译:《摹仿论——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23—529页) (17)茅盾就谈到《呐喊》表现的是老中国的儿女们,“但是没有都市,没有都市中青年们的心的跳动”。《彷徨》中则有两篇都市人生的描写:《幸福的家庭》和《伤逝》,“‘五四’以后青年的苦闷,在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告白。弹奏着‘五四’的基调的都市的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至少是找到了两个例子了”。(《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号,1929年5月) (18)史书美著,张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19)最有代表性的是郁达夫的小说,其中就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文学读物,这些读物与主人公的生活和感受,往往又存在一种相互印证和映射的关系,这几乎成为经验展开的基本模式。《沉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小说开篇,“他”无论漫步于自然,还是沉浸于内心的独自,他的身边总会有一两部诗集相伴。 (20)对此问题的讨论,参见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中第一章《“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新青年”形象》,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4—123页。 (21)1925年初,《京报•副刊》也发起了一次“青年爱读书十部”调查,结果显示:小说、诗歌之类文学书籍几乎占据了全部,虽然古典文学居多,但《超人》、《独秀文存》、《自己的园地》、《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月报》、《新青年》、《沉沦》、《女神》等,也陆续出现在排行榜上。(参见《京报副刊青年爱读书特刊》(三),1925年2月30日) (22)庐自然:《研究文学的几条方法》,《学生杂志》10卷12号, (23)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24)沈从文:《记丁玲》,《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69-70页。 (25)沈从文:《记胡也频》,《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13页。 (26)沈从文:《记丁玲》,《沈从文全集》第13卷,第82-86页。 (27)胡也频:《北风里》,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28)李广朴:《稿费》,《世界日报•副刊》5卷17号, (29)彭家煌:《蹊跷》,引自严家炎编:《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30)在 (31)郁达夫:《血泪》(连载于 (32)C:《A,A,A……》,《莽原》第26期, (33)姜涛:《“公寓空间”与沈从文早期作品的经验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7年第2期。 【作者简介】姜涛, (转自:《汉语言文学研究》(开封)2010年3期) (责任编辑:张雨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