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报告文学发生于近代。这一文体的生成是由多种文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近代文化的转型,是报告文学发生的内在动因。报告文学是近代新闻文化的伴生物,是此间政...
内容提要: 《陆机传论》总结了陆机的一生,前一部分评论了陆机的文学成就,给予陆机以“百代文宗”的桂冠。后一部分中结合陆机的生平遭遇,提出了士人的处世之道,同时也透露...
作者简介: 杨亦军(1954- ),女,重庆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民族文学和欧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内容提要: 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在跨越流传中...
作者简介: 孙宏开(1934-)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
内容提要: 书坊在明清通俗小说传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单就销售一环而言,书坊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明清书坊业采用书店销售、书市书摊销售、长途贩卖及送书上门等...
作者简介: 鲁克兵,男,安徽六安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内容提要: 化禅法为诗法,杜甫多用之。以暗合云门三句而言,杜诗“函盖乾坤”之法,在理、事、情...
一、空间,外部 如果我们从福柯的早期作品①来考察,就会发现他对空间的重视,其实早已潜藏在他对知识、话语与权力的批判之中。比如,在考察欧洲(主要指法国)疯癫史和医疗史等...
“文学理论”课程在中国大学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田汉、郁达夫、老舍以及刘永济、姜亮夫、陈望道等,都曾在大学教授过文学理论,并出版了翻译或自撰的文学...
学风为一个时代人们治学态度及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综合反映,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研究学术思想史必须重视学风的变迁。康有为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学风由脱离现实转回经世致用...
作者简介: 陈仲义 厦门大学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厦门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著有《现代诗创作探微》、《诗的哗变》、《中国朦胧诗人论》等5种。 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人...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重读汪曾祺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把一个久被冷落的1940年代的“新文学传统”带到19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的面前...
作者简介: 王兆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博士 内容提要: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
内容提要: 龚自珍《病梅馆记》举当时梅产地以“江宁之龙蟠”为首,但江宁(今南京)之龙蟠地小名微,而且不像“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那样盛产梅花,不过历史上江宁的...
相对于宏大历史叙事的明确目的论设定而言,个人化叙事对于自己所要直接建构的公共性意向,并不具有肯定意义上的清晰轮廓,它对自身所欲加以解构的对象及其不合理性有着清晰的...
内容提要: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不仅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
很多研究《福乐智慧》的专家学者都指出,这部具有治国方略性质的长诗,突出体现了作者优素福·哈斯·哈吉甫的人文主义倾向,他是维吾尔民族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高擎人文主义大旗的...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建构的一次次规模型探讨,表明该体系建构的具体实施已然启动。但这是一项相当艰巨而烦难的大工程,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以下所谈只是初步...
作者简介: 高天如 1933年生,江苏兴化人。复旦大学教授。著有《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等。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黄遵宪》,是郑子瑜先生1985年5月1日在北京纪念“五四”运...
作者简介: 曾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内容提要: 笔者主要对《集成》文字校勘中的误漏作出举正,计22条。1、“如水走□为...
转眼,孙犁离开已经整整十年了。 孙犁活了90岁。晚年,他日夜兼程,笔耕不辍。他自己,还有朋友期待的十本散文集,在漫长的近20年的辛劳下,终于竣工。当编辑把《耕堂劫后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