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 [作品评论] 丁东亚:从暮色归来,他已度过一生 2017-10-14

    偶然读到胡弦的诗歌《小谣曲》中那句“殷红的斗拱在光阴中下沉”,不觉想到武当山太子坡五云楼内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奇迹的“一柱十二梁”:一根主体立柱,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

  • [作品评论] 一部公安文化理论建设的奠基之作 2017-10-14

    《人民公安文化建设》是一部迄今为止我所看到的具有较强思想性、系统性、原创性和重要学术价值、实践应用价值的公安文化理论专著,也可以说是一部增强文化自信、引领当代公安...

  • [作品评论] 蔡骏:因为亲历,所以可信 2017-10-14

    一 《怪鸟》的第一个故事是《怪鸟》。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可“我”的林子不大,世界也不大,不过是被四条马路框起的几十栋房子。那是个新村,新村坐落在上海的西郊,周边...

  • [作品评论] 凝望着历史与未来——评古绪满《儒林内史》 2017-10-14

    古绪满作为象牙塔围墙之中的作者,先后在几个大学工作过,经历了大学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儒林里度过了五十春秋”,“寒灯思旧事”,以小说《儒林内史》将各种人物在时代与社...

  • [作品评论] 《小说课》对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 2017-10-14

    小说到底该如何恰当解读?作为作家的毕飞宇将他近几年在高校讲课的讲稿汇集成一本《小说课》,用一种与传统迥然相异的阅读方式,从“创作者”的角度向读者们展示了作为“一千...

  • [作品评论] 孟繁华评《血梅花》:探索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2017-10-14

    河北是一个中短篇小说的强省。“三驾马车”“河北四侠”,都是中短篇小说的悍将。他们的作品屡获国家文学大奖和其他各类重要奖项。他们甚至引发过重要文学现象的讨论,比如“...

  • [作品评论] 梦想的意义 2017-10-14

    初读孙可歆的短篇小说《访问丛林的孩子》,会觉得很魔幻、另类,甚或有些荒诞。作者用一种玄妙的、带有寓言性质的手法,引领读者迫近了人类的三大命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 [作品评论] 路也:宁静的激情,或上了膛的枪 2017-10-14

    晓雪把她的诗发到我邮箱里来的时候,我刚刚看完了一个有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传记电影A Quiet Passion(《宁静的激情》),几年前我还读过一本关于她的传记,书名若翻译成中文,我...

  • [作品评论] 魂消细雨几黄昏 2017-10-14

    中国式教育,批评者重。这一牵涉到每个家庭的天大的问题,有或自以为英明高明其实平庸不堪的人的所谓权威论断,有“专业人士”的蛮横颟顸百般辩解,有千万家长的无望无助随波逐...

  • [作品评论] 在战火中达观与有韧劲的安居人 2017-10-14

    安居古城是西南的一个小镇,也是一本长篇小说的书名。我首先读的是小说。小说的作者李明忠就生活在安居古城,他讲的故事也与安居古城有关。讲故事的时候免不了要经常把安居古...

  • [作品评论] 《西望胡杨》:援疆精神的深情礼赞 2017-10-14

    孙晶岩说过:“作家要与时代同行,在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面前,中国作家不能缺席。”她最近出版的59万字的《西望胡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再一次生动地诠释了一...

  • [作品评论] 水沁其韵 华凝其神 2017-10-14

    水,江南这方土地的第一张诗笺,游弋千年古城不死的灵魂。 江南烟水揉碎了。为了探寻水性灵动的诗情,为了“品尝生活的不同况味”,更为了晶亮人的纯洁初心,照活人的精神生命...

  • [作品评论] 爱与尊严的取舍 2017-10-14

    读三盅的《贫果》,开始以为这是一本让我发笑的书,没有单纯抖机灵,而是带着温度,恰到好处地幽默一把。然而等我合上书页,却沉默了。 故事的格局很大,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

  • [作品评论] 叶临之:春天收藏每一朵花的灿烂——关于李一红的诗歌创作 2017-10-14

    李一红的诗歌具有浅白、细腻、醇厚的特点,以往众人评诗,都说诗如酒方为佳品,诗集《一泓清水》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写作像酒,他的诗语纯粹发自内心深处,他把最慢的步伐,最纯...

  • [作品评论] 以最受欢迎的方式联系警民 2017-10-14

    认识李动因为我是作者,他是编辑。身穿警服的他是个“文官”,几十年来编辑《人民警察》杂志。记得以前多次去绍兴路的编辑部,很高兴见到他和同伴,还常见到一线的刑侦队侦查...

  • [作品评论] 常建:抵达澄明之境——读张晓雪的诗 2017-10-14

    与晓雪同居一座城市,但见面不多,甚至可以说,几无接触。我是一个深居简出的人,对外面世界不甚了了。 晓雪的诗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含蓄,内敛,有话要说,又无法诉说...

  • [作品评论] 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2017-10-14

    赵郁秀是我的老同学。半个多世纪前,我们都是丁玲、田间任所长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现为鲁迅文学院)二期同学。比起白刃、张志民等参加过抗战的老文艺战士,我们以及苗得雨、孙...

  • [作品评论] 彭程:在职业底色上描摹人生 2017-10-14

    说张策是一位公安作家,当然不会错。他在公安系统工作几十年,从基层民警干到全国公安文联的负责人;他的小说的内容,大多数也是公安题材。 根据题材内容给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

  • [作品评论] 王春林:向平淡处寻觅诗意——关于王安忆中篇小说《乡关处处》 2017-10-14

    2017年上半年,王安忆陆续推出《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以及《乡关处处》(载《长江文艺》2017年第5期)三部中篇小说。关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笔者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 [作品评论] 《古城轶事》:历史画卷中的人物传奇 2017-10-14

    安庆振风塔 晚清时期,中国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逐渐变化的历史过程。外国势力的不断侵略和中国社会内部频发的危机始终贯穿于这一过程。由于列强...

  • 首页
  • 上一页
  • 1698
  • 1699
  • 1700
  • 1701
  • 1702
  • 1703
  • 1704
  • 1705
  • 1706
  • 1707
  • 1708
  • 下一页
  • 末页
  • 18393678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