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联合举办了“‘山花文艺’现象暨北京知青作家学术研讨会”,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延川县的“山花文艺”现象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近些年来,海外华文文学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态势,诸多作家活跃在海内外文坛上,包括张翎、严歌苓、戴小华、陈谦、虹影、施雨、施玮、张翎、周励、华纯、王琰、叶周、薛海翔等,...
一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统治哲学。它是一种农耕社会的亲缘宗法思想,它生长壮大的土壤也在乡村之中。而以聚族而居为主要特征的乡土亲缘社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形...
前不久,第二届中国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就“新乡土写作”与当代中国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正如评论家贺绍俊所说:今天的乡村是一个城乡同构的乡...
2016年度文艺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新媒介与网络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和西方文论等方面,作了许多富于前沿性的探究,无论是深入历史语境,还是回归当...
当代文坛大花园里,不同年龄段的作家“次第开放”。如果说时下正是70后、80后作家争奇斗艳的花季,那么90后作家则处于含苞欲放、蓄势待发的花蕾期。作为同代人,我愿见证并记录...
摘 要 2016年短篇小说依旧保持着不偏不倚的创作态势匀速前行,但在风平浪静的背后,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类型依然参与到当下文坛的诸多议题之中。本年度短篇小说按照类型可以...
新时期以来,广西少数民族诗歌与中国当代诗歌之间始终保持了“对话”的关系。广西少数民族诗歌写作在多重文化空间的并置中进行,逐渐形成了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并以积极的...
近年来我国文学创作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杂糅交融的繁复风貌,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扩展艺术版图:主题的深化与提升,题材的拓展与丰盈,形式的创制与灵变,态势...
契丹人自皇帝而下,喜好文学,揭开了中国少数民族大量进行双语创作的序幕,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大变局,中国文学史的多元并蓄局面从此逐渐走向兴盛,尤其是他们的汉...
中华文化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的。当我们今天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时候,主要指的是中国政治上一体、文化上多元的基本特征。其实,若...
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地区文学研究里,有不少关于台湾地区”“新世代”作家的研究。但“新世代”的命名和所指存在着混乱,从1945年到1980年甚至更往后出生的作家都被称作“新世代作...
元明清时期,蒙汉文化交融日益深入,蒙汉文学的交融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蒙古族文人使用汉文创作始于元代的伯颜,至清末的贡桑诺尔布,计有300余人。汉族...
编者按 近年来,广东文学界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开创文学发展新气象。制定《广东“十三五”文学发展规划》,实施“广东文学攀登高峰”战略...
“一种风格吾最爱,六朝文论晚唐诗”。为里下河文学“命名”的汪曾祺以其丰厚的佳作,开创了里下河文学的“一种风格”,它迥异于当时的“伤痕、反思、改革”等文学背景,在主...
无论从概念的发明、历史的回溯,还是横向的扩展与未来的瞻望,里下河文学都已经超越了地方性与区域性文学的范畴。尽管初衷这个提法可能更多着眼于地方文学与文化遗产的整合与...
中国新诗迎来了百年诞辰。从1917年2月,胡适在《新青年》刊发《白话诗八首》起,拉开了中国新诗的序幕。百年来,新诗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的因缘。胡适早年就读于吴淞中国公...
内容提要 “普及”与“提高”是贯穿文艺大众化运动的重要问题,但是普及与提高的对象及主体是需要重新界定的,也就是说,首先要追问的是文艺和大众到底是什么?普及与提高的问...
安塞腰鼓 陈美琪摄 梁向阳 笔名厚夫,男,1965年生,陕西延川人;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主要研究当代散文、延安文艺与路遥研究等,业余从事...
白话文学以来的乡村书写,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启蒙的产物,在国别性、时代性、书写主体三个层面,皆表现出迥异于他者的特性。其中,国别性指的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因地域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