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蒙汉文化交融日益深入,蒙汉文学的交融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蒙古族文人使用汉文创作始于元代的伯颜,至清末的贡桑诺尔布,计有300余人。汉族文人从元代刘秉忠至清末的丘逢甲,约有700余人创作了表现蒙汉文化交融的作品。元明清蒙汉文人用汉文创作的体现蒙汉文化交融的作品数量庞大,据统计在3058卷以上,涉及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散见于总集、别集、史籍等各种文献中。 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在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研究起步阶段(1980—1989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学人开始关注蒙古族文人的汉文创作,继而集中在对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初步的搜集整理、蒙古族文人生平族属及其诗作考辨上。文学研究集中在对个体文人的研究。这些搜集整理及研究成果虽然未能从整体上阐明蒙古族汉文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但是为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二是研究的发展期(1990—1999年),这一时期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整理与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对蒙古族汉文创作在中华文学史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研究侧重挖掘作品体现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阐明其反映的蒙古族独有的生活经历、地域文化、在艺术上特有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其对蒙汉文学文化交流的贡献等。三是研究的拓展深入期(2000年至今),这一时期的研究为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推动,其中既有宏观的理论观照和阐述,亦有微观的实证研究和辨析,既有文献考证,又有作品阐释,研究内容得以拓宽,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得到了丰富和提高,迈向学科和学理性层次的研究趋势已然形成。 综观以往的研究,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文献的搜集整理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要对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展开系统研究必须从文献整理考订着手。迄今为止,虽有《雁门集》《那逊兰保诗集三种》《清前期蒙古汉诗集系列点校》《清代诗文集汇编》等整理元明清蒙古族汉诗创作的成果,但这仅是元明清蒙古族诗人汉诗创作总量的二十分之一,还有百余位蒙古族诗人创作的数万首汉诗未得到专门的整理。更有数量巨大的蒙古族汉文创作的词、散曲、杂剧、小说等文献整理工作,也尚未系统展开。此外,已有的对蒙古族文人汉文创作的整理成果多在十多年前出版,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新材料和新版本的发现,其中有的观点需要重新审视,考证需要重新修正,需要重新对它们进行精细严谨的整理校勘研究。因此,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搜集整理具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空间。二是元明清蒙古族使用蒙古文创作的反映蒙汉文化交融的作品尚未得到重视和系统整理,蒙译汉文学典籍文献也未得到系统整理。以古代蒙译汉的文学典籍为例,从阿日那到哈斯宝,已有50余部汉文小说被译为蒙古文,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蒙译汉戏曲、曲艺抄本约有2000余种,蒙译汉散文约有近万篇,包括序跋、逸事、传记等,还有数量庞大的蒙译汉题注、书录等。这些蒙译汉文学典籍散落在蒙古国、日本以及国内各个图书馆和博物馆,亟须系统挖掘、搜集与整理。三是元明清时期汉族文人在蒙古族聚居地区游历、仕宦,创作了大量反映蒙汉文化交融的作品未得到全面的整理。汉族文人创作的反映蒙汉文化交流的诗歌计有8000余首,词、曲约有5000余首,散文约有8000余篇,需要对这些作品进行全面搜集、整理、汇编。四是对蒙古族汉文创作的大家、名家未编订年谱。对蒙古族汉文文论文献及使用蒙古文对汉文诗人创作介绍与评论的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薄弱,成果寥寥。需要汇集元明清蒙古族文人汉文撰写的诗文评、蒙古文撰写与蒙汉文学交融相关的诗文评,包括序跋、诗话、词话等,进而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层面上直观地呈现元明清时期体现蒙汉文学交融的作家、作品在不同时代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判断。五是对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的整理大多是单一或片面的,尚未形成整个体系的文献整理,缺少经过深思熟虑的文学系统整理的途径和方法,使得现有的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学整理与研究缺乏整体性的改观。对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的研究多沿袭传统视角,需要不断更新研究方法,要有不同研究角度的介入,综合使用传播学、接受美学、民族文化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方位探讨蒙汉文学交融的互动关系,总结其内在规律与外部原因。 元明清时期创作了体现蒙汉文化交融作品的作家,特别是蒙古族文人,因为生平资料缺乏,文字记录不完备,他们的生卒年、姓氏、家世、族属、生平经历、创作时间、本事、文人之间的交游唱和等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全面考订。他们的汉文集子大多未能排印刊行,刊行出来的集子也未得到精细的校勘,存在着不少错讹。汉族文人创作的体现蒙汉文化交融的作品也尚未得到系统化的搜集、整理。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便是要全面系统地解决这类问题,完整展示蒙汉文化交融互动的历史过程,同时注重文献整理的可靠性、实证性以及学术价值,这无疑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价值,又为今后蒙汉文学交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系统完整、坚实可靠的文献资料。 元明清蒙汉文学交融文献整理和研究可以发掘蒙汉文学交融在中国文学精神和中华文化传统生成中的积极作用,阐明中华文学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绝非汉民族一个民族所能承担与完成的,而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参与和共同促成的。探讨、描绘蒙汉文学的碰撞、影响、交融等层面的历史关联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是对蒙汉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其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对推进中国和蒙古国的文化交流也具有应用价值和借鉴作用。 (作者:米彦青,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