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5)


    2.4 英语认知语法体系的建立
    Günter Radden和Renè Dirven合编的《英语认知语法》)可能是眼下唯一一部在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理论框架下编写的语法著作。全书共4部分,其中第二第三两部分(pp61-266)分别是对英语名词和名词短语、动词的体、时和情态的情境植入研究。其特色主要有:
    情境植入理论关照下对语法范畴的重新界定。作者将名词短语定义为“标示事物的实例或情形中其它实体的语法单位”;将动词、“系词+形容词”定义为“标示情形中的关系、主语参加者状态、句子层面的语法单位”;将主语定义为“句子中的名词短语,情形中的主要参加者或侧面(figure),感知情形的视角(perspective)”(Radden,Dirven 2007:47)。
    情境植入理论关照下语法结构形式的功能研究。作者认为,“量词+名词”结构中,量词的功能是对事物的量化(quantifying things)。比如,all students里集合量词all量化一个集合里students的多少。“修饰语+名词”结构中,修饰语的功能是对事物的质化(qualifying things),是对事物指称的辨识或范畴化。比如,book on tape中修饰语on tape是对book的范畴化,即范畴化为书的一个次类——能够用来听的书。
    情境植入理论关照下小句体、时、情态的研究。英语里有进行体和非进行体。进行体(如Ann is cuddling the baby.)是从有限的感知框架里观察情形,从内部近距离接触事件的进展。非进行体(如Ann cuddled the baby.)是从最大化的感知框架里观察情形,从外部感知事件的整个过程(entirety)。(Radden,Dirven 2007:178)英语里的“时”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这些不同的“时”是以说话时间为中心,感知发生在说话时刻、说话时间之前、说话时间之后的情形。英语里的情态分为根情态、认识情态和道义情态等。情态与说话人对事态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所做的估计或采取的态度有关。(Radden,Dirven 2007:233)
    2.5 情境植入的跨语言研究
    情境植入的跨语言研究是指,在Langacker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理论框架内,探讨不同语言中的情境植入现象。比如,Langacker(1991:271)在研究英语情态动词的同时对德语情态动词的探讨,Walter De Mulder和Carl Vetters(2002)对法语过去式imparfait的研究,Mortelmans(2002)对德语情态动词sullen(假定)和müssen(必须)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初步显示:(1)同一类情境成分在不同语言中的句法表现不同,语法化程度有高低之别;(2)情境植入凸显被情境化的事物或过程,这一凸显的实现与情境成分出现的句子结构形式(sentence pattern)有关;(3)情境植入不仅是一种语法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概念语义表征。有些语言中植入名词或动词的情境成分除了一些语法范畴外,还有一些语义内容充实的情境成分,如形容词、副词等。因此,情境植入的跨语言研究对于丰富情境植入理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Walter De Mulder和Carl Vetters(2002)在Langacker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理论框架内对法语过去式imparfait的研究表明:法语imparfait可以表示过去指称(past reference)、非完成体(imperfective aspect),还可以表示回指时(anaphoric tense)。与英语的过去式-ed相比,法语过去式imparfait有时参照说话时间将句子事件发生的时间定位在过去;有时隐含一个说话人之外的视点(viewpoint)。例如:
    ①Comme le soir tombait,l'homme somber arriva.
    ‘As the evening fell,the somber man arrived.’
    ②Qu'est-ce qu'elle voulait,la petite dame?
    ‘What did she want,the little lady?’
    例①里使用tombait(降临),是以说话时间为参照点,将“夜幕降临”识解为发生在说话之前。例②是售货员看到顾客意欲购买物品时说的一句话,过去式voulait(想要)被叫作“商业过去式”(imparfait commercial)。说话人使用voulait不是以自己说话的时间为参照,也不是以言者为视点,而是以顾客为视点,因为顾客购买物品的欲望发生在过去且延续至说话时刻。Walter De Mulder和Carl Vetters认为,这样用的imparfait有一个情境转移(shift),即情境从说话人转移到第三方顾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