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从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看口译的跨学科研究(4)


    四、口译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口译的社会学转向( 2006:215-232)与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几乎同时发生,并迅速成为口译研究的重要阵地,大量研究成果为翻译研究所引用,是目前口译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做得最为成功的一个视角。从翻译研究的角度厘清现有的社会学视角,依然可以发现口译研究中一些被忽视的热点,这对国内口译社会学研究大有裨益。口译社会学研究将口译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结构之中,考察译员与其他口译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身份、资本结构和互动关系,以及他们与场域之间的相互构建关系,揭示口译这一社会活动的运作机制。目前使用最多的是Pierre Bourdieu的场域、惯习、资本理论,剖析译员职业身份和地位的构建、译员惯习的形成、口译场域的边界和秩序等问题。其中有关译员惯习的研究较为丰富,如Torikai(2009;2014:135-147)对二战后日本外交译员进行采访,利用Bourdieu的理论框架考察译员的惯习、译员对自身职业的认识以及译员在外交事务中发挥的作用。Inghilleri(2005:69-85;2007:195-212;2014:185-201)的诸多研究集中考察难民营和战争等冲突多发地带的口译,把对译员惯习的考察与民族独立、暴力冲突、职业伦理等研究视角结合起来,推进了翻译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国内口译的社会学研究散见于任文等人的文章中,如运用布尔迪厄的理论探讨对话口译中的权力关系和译员的权力运作(任文、梅森2011:61-69),考察社区口译中的权力关系和意义共建(任文、徐寒2013:16-22)。译员惯习研究得到较多关注,资本、场域、行动者等方面尚有较大的研究潜力,例如:口译场域的运作机制是如何进行的?口译场域是翻译场域的一个部分,还是一个自主的场域?口译场域的边界是如何形成的?由谁来充当口译场域的“把门人”?口译场域的资本结构是怎样的?与翻译场域的资本结构有何异同?推动口译场域竞争的主要是哪种资本形式?译员进入场域需要何种资本形式?译员如何生产、积累、转换资本以赢得场域的竞争?译员在场域内的位置是由哪些资本来决定的?译员惯习与译者惯习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差异是什么?译员的惯习是如何养成的?口译活动中,译员之外还有哪些机构或是个人参与到场域运作中来?他们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外交口译中,场域中的资本运作模式如何?哪些行动者参与到新闻发布会口译中来?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权力关系?译员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译员职业生涯的淘汰机制如何运作?外交口译的职业生涯能赋予译员哪些象征/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光有助于拓宽口译研究视角,还能与传统口译研究相互促进,如考察译员的资本构成与译员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考察口译场域边界的形成和稳定与口译职业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等等,深化现有口译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