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从翻译研究的多重视角看口译的跨学科研究(2)


    二、口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语言学研究的每一次新发展,都推动着翻译研究前进的步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翻译的“语言学转向”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学,为翻译研究从规定性、经验式研究向描写性、科学性研究转变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口译研究多集中在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领域,而近年来西方口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几乎拓展到翻译研究涉及的所有视角。这里介绍国内口译研究关注不够的三个视角。
    口译研究的话语分析视角。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经典范畴,在口译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话口译领域。翻译研究话语分析的领军人物之一Ian Mason在对话口译方面有诸多著述。翻译研究的话语分析主要针对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单位进行分析,包括话语标记、言语行为、互文性等多个分析框架,这些框架也逐渐被用来分析口译活动。话语分析有助于构建口译话语的现场语境,考察包括译员在内的多方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角度有三个:一是用话语理论分析口译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模式;二是研究口译中特有的表情和目光、手势等非语言话语标记及其作用;三是视口译为“译员协调的互动活动”,考察译员不仅仅作为“传声筒”,而更多充当话语的参与者、协调者的身份与作用。这意味着,将口译活动作为话语,将译员作为主观能动的话语参与者,将“社区口译”作为“话语口译”来进行研究(Jiang 2007)。使用礼貌原则对社区口译的考察发现,译员会强化或弱化讲话人的礼貌策略,也会采取“保全面子”的策略保护自己的职业地位和个人形象(Merlini 2013:267-283)。对口译特有的话语标记“注视”的考察发现,参与者注视的方向能够引导注意力、协调话轮转换和参与模式,从而影响话语参与者的角色、地位甚至话语中的权利关系和身份认同(Mason 2012:177-200)。
    口译研究的功能理论视角。赖斯的翻译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在翻译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者着重探讨文本类型、译者、读者和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后者将翻译视作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功能理论用于口译研究在西方起步较早,涉及口译中的场景、文化、杂合型口译、互文性、译员角色身份等多个方面,其中 (1995:31-54)的研究影响较大。他用Holz-Manttaris的“翻译行动”理论作为功能理论的补充,对会议同传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口译场景、口译话语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理论的局限性。目的论适合研究不同场景中的口译策略,如考察不同场景、不同主题、不同交际目的、不同客户对口译目的的影响,以及译员如何据此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并承担文化协调员的角色。
    口译研究的语言风格视角。这一视角关注口译目标语语言特征上展现出来的变化①。口译语言特征分析属于口译共性研究,而口译风格关注的则是口译语言中出现的个性化差异,即不同类型译员之间展现的风格差异,或是同一译员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讲话者、不同交际目的采用的不同风格。实证研究发现,同传译员在整体策略和局部策略上存在差异,存在“简洁型”和“冗余型”两种口译风格(Besien & Meulenan 2008:135-155)。语料库研究发现,个性化的口译风格体现在重复、信息量、词汇复杂性三个方面,译员的口语风格对其口译风格影响最大(Kajzer-Wietrzny 2013:38-52)。此外还有口译风格影响研究,如考察口译风格对译员在口译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地位的影响。对南非医疗口译的研究发现,有些口译风格会直接导致病人将译员排斥在交际活动之外,而是否具有灵活的口译风格对译员是否能够参与医疗口译中的交际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Watermeyer 2011:71-81)。口译风格研究可以针对某个或某类译员的整体口译风格特点展开,也可能集中考察某一项具体的风格特征,如语域风格、口音风格。例如,译员培训一般会视口音为口译过程中的障碍,但实证研究发现,法庭口译中,译员的外国口音被认为听起来更加诚实、可信、有说服力,对判决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Hale,Bond & Sutton 2011:48-61)。
    国内口译界也有一些文献涉及上述领域,如口译中的话语分析(任文、蒋莉华2006:61-65),用目的论考察不同场景口译的研究(谢一铭、王斌华2011:16-19)等,但整体而言,这一领域有待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话语分析理论中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对话分析、互文性等理论都可以用来研究交传中的话语,考察包括说话人、译员、听众三方的话语互动模式,也可以用语料库考察口译对话语标记的处理模式(如语调、手势、中文特有的口语标记等),或是探讨中文迂回话语结构对口译活动的影响。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文本类型理论可以用来考察会议口译或是外交口译中涉及的杂合型口译材料,如诗词、古典文献引语、网络流行语的口译等等。风格研究方面,可以考察新手译员与资深译员的口译风格差异,母语与非母语译员的风格差异,或是同一译员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客户的风格差异。风格研究也可以采用语料库研究视角,考察口译语言与目标语口语语言之间、与翻译语言之间的风格差异。目前西方口译研究的语言学视角常与下文论及的文化研究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结合,在描写口译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之外多走一步,利用后者的视角揭示现象背后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例如:考察香港法庭口译中译员对法律界人士和非法律界人员采取不同的口译风格,揭示这一现象是受到法庭现场存在的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影响(Ng 2013:249-266)。多视角研究能够深化口译语言学研究,提升语言学研究的社会学、人类学价值,也是语言学视角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