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结式二字词组及其教学处理(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42 《世界汉语教学》 赵金铭 参加讨论
六、历史沿革:动结式词组还是动结式复合动词? 现代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汉语教材是如何处理动结式的词和词组的呢?梳理一下,将有助于认识动结式词组,从而找出教学上合理的处理办法。 6.1 赵元任《国语入门》的处理办法 1948年,赵元任先生将其《粤语入门》改写为《国语入门》,书中应李方桂先生之请,在序论中特别撰写了语法,率先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于汉语语法研究,建立了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框架。《国语入门》的英文版在国外则成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赵元任,1948)该书第二篇第五章“复合词”第19节“动词补语复合词”中说,“造词法里跟连动式相当的是动词补语复合词,例如:‘我吃饱了’。连动式的第一个动词常常带宾语,动词补语复合词的第一个动词却决没有宾语。比方说‘风刮倒了一所房子’,宾语在第二个动词或补语后头,不在主要动词的后头。动词补语复合词的意义总是表示结果的,不像动词结构连用式那么复杂,‘刮倒了’的‘倒了’是‘刮’的结果。”(转引自李荣,1985:199)这是将动结式词组一律看作动词补语复合词。 赵元任先生1979年在吕叔湘先生《中国话的文法》中译本序中说,本书“是写了给外国人研究中国话用的”。在第六章“复合词”“6.6动补(V-R)复合词”中,延续了《国语入门》中的观点,更细分为3类:1.凝固V-R复合词:不带中缀或其他插入成分,如“革新、改良、规定、说破”。这一类是词典中的词。2.可带中缀的V-R复合词:这是介乎凝固的和可扩展的之间的中间型,只能在中间插入“得”和“不”,不能插入别的,如“完成、超过”。这一类词典中大部分也列为词。3.可扩展的V-R复合词:如“吃饱”“吃得太饱”“吃得不很饱”。注意:当可扩展的V-R复合词已经扩展之后,就不再是复合词而是短语了。这一类是词典所不列入的词组。有时一个动补(V-R)复合词就其字面意义讲是可扩展的,“这棵树我拉不倒。”就其熟语意义讲是凝固的,“你不肯去拉倒。”这两种情况都是动补复合词。(赵元任,1979:205)这就是说,早在1948年赵元任在教材中就将动结式词组作为动结式复合词处理了。 6.2 朱德熙《汉语教科书》的处理办法 1953年2月,中国政府派遣朱德熙先生赴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教授汉语,任期3年。期间,朱德熙先生与索非亚大学教师张荪芬合作编写汉语教材,1954年所编教材《汉语教科书》由保加利亚科学艺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材。(董淑慧,2006)教材认为,补语对保加利亚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保语中没有补语。书中讲解结果补语后,又专门对“着、见、住、开、掉、成、过、给、在、到、好、死”做补语的情况详加解释。书中第22课中结果补语举例如下: 动+形:说错 染红 拉长 晒黑 长大 提前 动+动:打倒 写完 看见 听懂 推翻 赶走 这之中既有词,也有词组。但在讲“打倒”时,分别讲了“打”和“倒”的意义和功能后,又举了: 打:打倒 打破 打翻 打坏 打死…… 倒:打倒 推倒 滑倒 摔倒 晕倒…… 书中特别指出:“他念错了一个字。”不能说“*他念了一个字错了。”,“他打破了一块玻璃。”不能说“*他打了一块玻璃破。”(朱德熙、张荪芬,1954:119-127) 在各课所列生词表中,将双音节的动结式二字词组一律作为生词列入。例如: 晒黑 染红 长大 拉长 听见 赶走 打死 修好 摔倒(第22课) 急坏 睡着 拦住 走开 记住 听见(第23课) 烧焦(第24课) 刺穿(第25课) 睡醒(第28课) 沾满(第29课) 谈起 碰扁(第30课) 弄脏 摔倒 吓倒(第32课) 挡住(第34课) 献给(35课) 填平 敛起 发出(第36课) 可见,在朱德熙先生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生词表中,是把动结式的词和词组一律作为生词处理的。 6.3 丁声树、吕叔湘《语法讲话》的处理办法 丁声树、吕叔湘等在《中国语文》月刊1952年7月号至1953年11月号连续发表《语法讲话》。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以《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单行本出版。书中吸收并借鉴了《国语入门》的分布理论和直接成分分析法,重视语序和五种基本句法结构。以致有人认为,《讲话》是在《国语入门》的基础上扩充的。《讲话》曾被周法高誉为“国内出版的最好的一本语法书”。(苏金智,1999:134) 但是《讲话》的读者对象是中国人,说汉语的人对词和词组是大致可以区分的。书中对动结式的词和词组的处理办法,是分别列出的。第二十章构词法20.4动补式是由一个动词性的成分加一个补语性的成分造成一个词。如:“证明、扩大、推广、提高”。第七章补语不用“得”联系的补语,有的表示结果,叫作结果补语。如:“吃饱、锁住、饿死、到齐、浸透、湿透”。(丁声树、吕叔湘等,1979) 这是因为赵元任的《国语入门》是写给外国汉语学习者、供学习汉语使用的。考虑到外国人学习的难点,对动结式词组就处理为复合动词。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虽说是在《国语入门》的基础上扩容,并没有吸收针对外国人学习所考虑的内容,比如将双音节动结式有的作为词处理,有的就作为词组处理,这在汉语母语者凭语感一般可以将二者区分开。 6.4 国内第一本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的处理办法 对外汉语教学起步于1950年,最初,对外汉语教材是根据赵元任先生《国语入门》(1948)的体系改编而成,由邓懿教授负责。教材在使用中不断修改,到1958年编写成《汉语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国内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该教材的语法系统和分析方法,都留有《国语入门》的明显痕迹。(程棠,2000)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虽脱胎于《国语入门》,但更多的则是参照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在《中国语文》月刊1952年7月号至1953年11月号连续发表的《语法讲话》。故而在动结式动词和动结式词组的处理上,并没有遵照《国语入门》的做法,而是在词类中列了动补结果动词,在按结构划分的词组中列了动(形)补词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考虑到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与问题的。 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处理汉语动结式词和词组的问题上,一直沿用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的语法体系,1995年王还先生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虽稍有调整,但在动结式词与词组的处理上并无改变。直至今日,国内的对外汉语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大纲的做法。存在的问题是,外国学习者对动结式词组掌握起来多有困难,总的倾向是要么用错,要么避而不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