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体构式看贬抑性习语构式的构式化机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09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参加讨论
论文作者简介: 郑娟曼,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教授、讲师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08JA740042)“汉语短语语义语用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KYZSKY12048)“贬抑性习语构式的构式化机制”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从两个贬抑性习语构式的分析,得出核心结论:构式的形义之间存在偏离,构式中的一些形式特征对贬抑义的产生有某种倾向性,而语境和认知则对贬抑义的产生有一种必然性的固化作用。 文章章节如下:一、引言;二、构式Ⅰ:真是(的);三、构式Ⅱ:整个一个X;四、构式与贬抑义;五、贬抑性习语构式的构式化机制;六、结语。 文章认为,一些贬抑性习语构式一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其一,贬抑性,这些构式都是消极情感的传递; 其二,贬抑义的非合成型,即构式意义的形成并不是构式中各个词语按照语法结构有层次地进行组合的结果; 其三,比较模糊的共性继承关系,即从意义上看,贬抑性习语构式的语义和其他同样语法结构类型的语义是全然不同的。 文章分析了两种构式。构式“真是(的)”构式具有责怪力,文章列举了和构式“真是(的)”语义近似的几种构式,并且将其贬抑程度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也是(的)<也真是(的)<真是(的)<可真是(的)。 构式“整个一个X”表示贬抑义时,整体上带一种强烈的主观夸张色彩。其中X可以是述谓性的结构,也可以体词性结构。文章认为,X的褒贬取向会影响表达式的贬抑程度,也就是当X为中性时,整个构式表达的贬抑程度会降低。 文章接下来讨论构式本身的形式与其所表达的贬抑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近代汉语语料的考察,作者认为贬抑性习语构式“真是(的)”在近代汉语中的常见用法是“(S)+真是1+R”。而出于礼貌原则,说话者在消极评判、表达贬抑义时,一般会在表达形式上模糊处理。因此,文章以上讨论的两种构式都属于简省式构式,简省式构式实际上就是一种省略形式,其语义上本身存在语义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S)+真是1+R”一般会省去直接表示积极评价的部分,从而形成构式“真是(的)”,这也是构式“真是(的)”、“整个一个X”形式和意义不对称的原因。 文章同时考察了贬抑性习语构式中的极性副词与贬抑义之间的关系,极性副词是指“真是(的)”中的“真”和“整个一个X”中的“整(个)”。文章认为贬抑性习语构式中的极性副词主要包括三种:总括副词与必然性副词、否定副词、主观小量词。总括性副词与必然情态副词作为极性副词在表达效果上大大降低了表达的客观性,与不满情绪之下的言语特点相吻合。否定副词主要是指构式“不A不B、没(无)A没(无)B”中的“不、没”,文章通过对比“不A不B”和“有A有B”,指出“不A不B”构式大多表示消极评价,A和B通常是表示消极评价的词语,而表示积极评价的词语不会进入贬抑性构式中。主观小量词是指“就NP”、“也就(是)一X”中的“就”和“NP不过是X”中的“不过”,文章通过语料分析,认为主观小量词在评判的过程中表达了一种主观上与期望不符的态度,对构式的情感取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贬抑性习语构式产生时,语用和认知因素所起的必然性作用。文章提出了两种概念:内语境和外语境,文章以“真是(的)”构式的贬抑义形成的过程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外语境为读者传递预设信息,从而使贬抑性习语构式在语义透明度上可以有所降低,又由于习语化往往可以使得听者付出较少的努力就可以获得较多的信息,因此,贬抑性习语构式和表达贬抑的外语境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也就是例频率不断增强,从而使贬抑性习语构式逐渐在人们大脑中固化,构式的贬抑性语义就逐渐从特殊性的含义变为一般性含义。 文章以“整个一个X”为例来说明内语境与类频率对其构式化的作用。文章认为,“整个一个X”中的X起初在语体上具有口语性,评价内容主要是事物的类属,但由于整个结构是表示评价义的,因此向谓词性的评价义典型句法形式发展,也就是X的语法性质逐渐发展为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之后随着使用频率不断提高,构式不断固化,X作为内语境经常使用贬抑性的词语,因此“整个一个X”就被贬抑化了。 文章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构式形成过程中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由于言语活动的影响,在构式形成过程中,构式所在语境不断固定,新的优化关联就会出现,这就导致构式的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可推导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使新构式出现。 (本文刊于《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04期)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卓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