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动态语境与无指成分的非指称性(3)


    这些喻体名词具有为描写的对象充当背景的功能,而背景句常出现非指称成分,王红旗(2007)、方梅(2005)都曾提到过这类现象。王文指出,故事末尾出现的背景句常常出现非指称成分;方梅根据Hopper&Thompson(1980)总结的典型背景信息的句法—语义特征认为,背景信息的受事一般都是非个体的无指名词,而前景信息则相反。可见,背景句常出现非指称性成分这类现象应该比较常见,原因可能在于:相对于前景信息来说,背景信息不是叙述的重点,背景信息中的名词有无指称性并不会妨碍听话人对于句子的理解,发话人希望听话人关注的是前景信息,而前景信息中的名词性成分通常都有指称性,听话人需要知道名词指称的对象,否则他就不能理解句子所表达的语义,从而会妨碍交际过程的顺利进行。 
    不过,喻体名词并不总是无指称性的。当发话者有意指称喻体名词时,他就会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来构建指称性语境。例如: 
     
    上面三句中,原本可以不出现表定指意义的语言形式“这个”,但发话人有意补充之后,他就是利用这种语言形式创造新的语境。这其实就是Sperber&Wilson(2008:189)所指出的扩展语境的第三种方式,即“加入可以即时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为听话人对于特定语句的理解提供诱因。“这个”因此就是一个语境化信号(contextualization cues)①,提醒听话人不仅要注意事物的特征,还要关注存在于他们周围的用来描述事物特征的事物。并且,这个语言语境手段可能还会伴随手势动作、眼神动作等肢体行为,共同承担提示听话人的功能②。 
    2)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于名词性成分指称性的影响 
    由光杆动词和名词构成的述宾式短语中的宾语名词,它们是否具有指称性依赖于发话人对语境的实际操控。语境通常由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部分构成,语言语境是通过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手段,包括重音、停顿、语调等实现的,而非语言语境主要通过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场景背景、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指先前的会话成为随后话语的语境因素)等方式实现的。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于名词性成分指称性的影响。 
    (a)动态的非语言语境宾语成分是指称性成分,通过话语语境来实现指称。这包括上下文语境和场景语境,而它们都是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的组成部分(Sperber&Wilson2008:14)。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特定的认知语境发出(produce)或加工(process)刺激信号(stimulus),即语句。 
    ①构造上下文语境。比如(下面例句一部分摘自北大CCL语料库,一部分为作者根据语感自拟): 
     
    上面四例中,发话人通过构造适当的上下文语境来实现特定词语的指称性。例(7)、(8)是利用下文语境来实现指称,例(9)、(10)是利用上文语境来实现指称。这四例中,划波浪线的成分原本可以省略而不影响整个句子语义的完整性。但发话人希望对某些词语的指称对象做一个交代,以使听话人了解这些词语指称的是什么。所以,他仍可以在句子中把这些划线成分补出。 
    ②利用场景语境。比如: 
    
    上面两例中,“青岛”指称青岛啤酒,“蒙牛”指称蒙牛牛奶。听话人能够理解“青岛”和“蒙牛”的指称对象,是因为发话人分别利用了饭馆和超市的场景语境构造了有利于听话人进行推理识别的语境假设,促使宾语名词有确定的指称对象。 
    (b)动态的语言语境宾语成分是指称性成分,通过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现指称。比如: 
    
    实现语言语境的方式有很多,上例体现了使用限定副词和重音的动态变化来构建语境的过程。在例(13)中,“菜”受副词“光”的修饰,使得自身的指称意味更加明显,再加上发话人在语流过程中对“菜”施加重音,从而使焦点成分“菜”更加凸显。发话人通过这两种语言手段想要传递给听话人的信息是:光买蔬菜就花了90块钱,而不是其他诸如日用品、零食等东西。很显然,“菜”的指称性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体现出来的,目的是让听话人从一堆混杂的事物中离析出“菜”的所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