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体词性成分指称性的强弱(2)


    2.2 关于话语话题的指称性 
    话语话题的指称性,讨论的是光杆普通名词和“无定标记+名词”(如英语的“a+NP”词组、汉语的“一量名”词组)指称话语实体的情况。同样是指称语境中的实体,光杆普通名词所指称实体的话题重要性很低,而“无定标记+名词”词组所指称实体的话题重要性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如下所示: 
    
    把指称高话题重要性实体的有指成分看作话语话题上有指的,把指称低话题重要性实体的有指成分看作话语话题上无指的,是功能学派对“指称性”概念的推广。我们认为这一推广没有太大的必要,理由有两个。第一,语义的指称性和语用的指称性是对所有的体词性成分而言的,而话语话题的指称性只涉及光杆普通名词和“无定标记+名词”词组,同一个术语用于范围大小不同的对象,不利于研究。第二,尽管语用的指称性和话语话题的重要性都是话语层面的现象,但这两种现象有下面两点不同:1)语用的指称性是话语中的词语指称什么实体,而话语话题的重要性则是话语中词语所指称的实体在篇章中是否重要,在后续的话语中是否多次复现;2)话语语用的指称性关涉的是词与物的关系,话语话题的重要性关涉的是词语所指称的实体与整个篇章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指称性只有语义的和语用的两种,话语话题的重要性不应属于指称性的内容,下文将分析语义的指称性和语用的指称性之间的关系。 
    2.3 语义的指称性与语用的指称性之间的关系 
    从语言与言语的理论来看,语义的指称性与语用的指称性有种种区别,也有内在联系。我们在言语交际中感知到的话语是言语作品,在这些无限的言语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词和语法规则是语言,语言并非独立于言语作品而存在,而是我们在观念上从言语作品中抽象出来的系统,或者说语言是假设存在的一个静态的、概括的(或抽象的)系统。这个假设的语言系统中的词是概括的词,是词位,而具体言语作品中的词是个体词,是词位变体,是概括词在言语中的体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是科学的假设,据此就可以从纷繁、杂乱、无限多的言语作品中概括出一个简单、有条理的系统,有了这样的语言系统,就可以解释言语作品是如何生成的。 
    根据上述原理,语义的指称性就是语言中词的指称性,语用的指称性就是言语中特定词语的指称性。语义学中“语义三角”的指称就是语言中词的指称,“语义三角”中的词是脱离特定语境的概括词,概括词与其所指物之间的指称关系是一种可能的或潜在的关系,概括词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被用来造句时,与其所指物之间可能的指称关系才变成现实的。词的指称功能,是对世界进行分割、编码,是实词固有的、与生俱来的。根据莫里斯符号与其所指物之间是语义关系的观点,词的指称功能是语义功能,词的指称性就是语义的指称性,是概括词固有的语义性质,而语用的指称性则体现发话人的交际意图,是特定话语中个体词的语用性质,是语义的指称性在特定话语中的实现。 
    语用的指称性在话语中实现的具体指称性质,包括用来指称还是述谓,用来指称的词语是有指的还是无指的(王红旗 2007)。体词在话语中实现什么具体的指称性质,首先取决于体词本身的指称性,此外也与句子的情态、词语所处的句法位置以及各种语境因素有关。本文就想用体词的指称性解释与体词的指称和述谓有关的几种语法现象,下文所说的指称性,都是词的指称性或语义的指称性。本文提出,体词性成分的指称性有强弱的差别,可以借助指称性的强弱很好地解释一些语法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