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生”“死”为参照的几个时间词语(摘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5:11:24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今日语言学编辑部 参加讨论
1 人的“出生”和“死亡”这两个事件将时间流切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在现代汉语中,表示这几个不同时间的词语分别是“生前”、“生后”、“死前”和“死后”。理论上,“生后”所表示的时间应该与“死前”所表示的时间重合;“生前”表示“出生之前”,“死后”表示“死亡之后”。可是汉语的实际情况不尽如此。 首先,“生前”与形式上同类的“会前”(开会之前)和“考前”(考试之前)不同,它不表示“出生之前”,而是表示“在生之日”,即“活着的时候”。其次,某个时间义的表达存在异形情况,即同一种时间义有两个不同的词语。比如,表示“人死之后”,除了用“死后”外,还有“身后”。第三,这些时间表达形式有的为词,有的却是短语。比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就只收“生前”和“身后”,不收“死前”、“死后”和“生后”。 “生前”“身后”分别表示“在生之日”和“死亡之后”。“生后”可表“出生后”(罕用);“死前”一般仅表示“临终之前”,不能用于表示“在生之日”的意思;“死后”倒是可以表示“死亡之后”,而且离“死亡”这一时点或长或短。 可见,以人的“生”、“死”为参照的时间词语,在语义方面理论上的推衍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同。这种现象比较特别,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2 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词汇的、句法的)的产生或出现,都是主客观需要的结果。“需要”永远是新的语言形式产生的第一推动力。“生前”不用于表达“出生之前”的时间,就是因为某些主客观原因而缺乏这种需要。 “生前”表“在生之日”这个意思较早的用例出现于西晋时期。比如陆机《豪士赋序》中说:“夫恶欲之大端,贤愚所共有。游子殉高位於生前,志士思垂名於身后。” 古时候谈论某个人“在生之日”如何如何时,通常都是拿它跟“死后”的情况对照着说的。即“生前”之“在生之日”义的表达最初是靠“死(身)后”的对举使用来支撑的。“在生之日”是指“死亡”之前的所有日子。在这里,“死亡”这个事件无疑是时间上的一个分界点(可用作参照)。人类的普遍心理和一般社会文化习俗忌讳说“死”,因此,表示“在生之日”自然用“生”比用“死”好。也就是说,说话人设定的参照是“死亡”,所指的时间是死亡之前的整个人生阶段。这个时间对于说话当前的“死亡”来说,相对关系无疑属“前”,加之忌讳说“死”,而且跟“死”相对的是“生”,因此改用“生”,说成“生前”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产生的“生前”,其底层结构已不简单等同于“会前”、“考前”和“食前”之类。另一方面,这里的“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出生”,可以分析为“活着”。总之,“生”表“活着”,“前”也指向“活着”。因此,“生前”的语义是复杂语义结构整合的结果,不能简单地从表层结构来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