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其他分支学科 >

杨旭:语言学研究中的跨学科隐喻(4)

    花瓶/人脸错觉图
    
    图2花瓶/人脸错觉图
    现在来观察图2。你对该图的感觉会在花瓶和人脸两种图形中摇摆,而且你很难同时感觉到这两种图形。当你尝试一举两得的时候,你会发现图形会自己调换,以使你在人脸和花瓶之间只能选择看到一个。这幅图由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Edgar Rubin)创造,故又被称为“鲁宾的花瓶”,它表明在一个视觉域内必须有一部分凸显一部分隐退,作为一个完形的图像才会浮现。Talmy(1978)把这一认知心理学原则引入了语言学当中,论述了“图形-背景”在语言学中的体现情况。沈家煊(2006)曾引用过“图像-背景倒换”的实验,以证明“概念隐退”具有心理真实性。沈家煊(2011:187)则具体地引用了图2,并举了音步的例子来说明“一隐一显”形成一个整体的现象:一个音步必然是由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构成的;双音节组合前轻后重的肯定是一个词。这个图也可以用来说明兼类的问题。
    兼类被称为“长期以来困扰语法学界而得不到妥善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胡明扬,1996:215)。其中有一个问题得到广泛讨论,即一个词是否可以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这里的“词”提出明确定义,因为“词”恐怕是语言学中最具歧义的词之一 。[7]如果是概括词,比如词典中的词条,那么兼属几个词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是个体词,即具体语境中的词,那么只能“依句辩品”。好比一个男人可以兼有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角色,但相对于其儿子、妻子和父母只能是一个角色(王仁强、周瑜,2015)。Chao(1968:497)也指出,“当一个词时而属于一种词类,时而又属于另一种词类,这就出现了兼类。”“时而”即否认了一个词在言语层面句法中可以“同时”兼属两个词类。但奇怪的是,赵元任其后又说,“你来我就走”中的“就”字同时是副词和连词,因“就”修饰“走”同时连接后果小句,且大多数的关联性副词都是副词性连词(见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第8.3.5小节)。这似乎有点自相矛盾。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我们看来,这也是一种两可错觉(illusion)。在“你来我就走”的例子中,“就”的背景可以是“我~走”,这时“就”就是副词;也可以是“你来我~走”,这时“我~走”和“你来”形成参照,形成假设关系,从而变成了连词。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认为它既是副词又是连词。好比上面的“花瓶/人脸两可错觉”图,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看到花瓶和人脸。如果要克服这种错觉,我们必须按照白硕(2014)的方法“要等到分析最大投射”,也就是说只有把它定性为连词才是可取的。可惜的是,我们经常看到脱离语境讨论某个语法现象的奇怪做法(语言中的语境即是背景),以“出版”的著名例子为例,单拿出一个“出版”来讨论词性肯定是不对的,即使放在“顺利出版”中把“出版”标为“动词”也有点为时过早,因为它可能出现在更大的语境“这本书的顺利出版”当中。这时,再大的语境已经不对“出版”的词性造成影响了,也就是已经分析到“出版”的最大投射了,我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把“出版”标为名词。
    [7]词典学家Patrick Hanks在其Lexical Analysis: Norms and Exploitations一书2.1节列出了至少六种用法,分别是类型(type)、个例(token)、词条(lemma)、词位(lexeme)、短语(phraseme)和词项(lexical entry)。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