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概念与汉语量范畴系统(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0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赵国军 参加讨论
这些标准都是认知主体对量进行精细观察时选取的维度,大体上可分两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着眼于认知主体,即是否有主体的直接评价([±主观]);第二个层次着眼于量本身。特定的量先确定认知主体参与的程度,然后再看其他参数。例如: 其中“几层皮”这一表物量的结构前有“好”修饰,明确表达认知主体对该物量的评价,因此是一个主观量;同时,“几层皮”表达的是约量、离散量。派生量的参数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可根据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需要而增减。 此外,从量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明量(显性量)和暗量(隐性量)。前者是用表量词语表达的量,这些词语有数词、量词、表量形容词(“多、少、足、够”等)和部分代词(如“多少、哪些”)、副词(如程度副词“非常”、范围副词“都”)等。用数词表示一定数值的量,如“4.22光年、500多人”,是数值型量;不用数词表示的是非数值型量,如表量形容词(“多”“少”“够”)、语法形式或语法结构(“人人、敲敲、远远,他秃得就剩下几根根头发[13],多得放不下了,喝冷水喝坏了肚子”)、比况或比较结构(“寥若晨星、多如牛毛、像蚂蚁一样、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音手段(“狗儿”“小鸡[n]”[14])等。 综上所述,对量范畴进行梳理可建立起一个量类系统。一个语句可以同时包含多种量类;对句子成分从量的角度依次进行分析,可知所包含的量信息。如: 句中数量短语“数万家”表示离散的、数值型的物量,名词“企业”含有物量,动词“面临(着)”含有静态的动量,“民工荒”含连续的物量,副词“越发”表明其后的量是一个随时间而增大的量,“严重”含有性状量,“起来”表示性状量增加的起始。照此思路对语句进行分析,可以弄清句中的量语义信息。这一自下而上的思路有助于发现量的新次类及句义中不同量信息之间的关系,不过,不易发现量范畴内部的系统性,难以确定某量类在整个量范畴系统中的位置。因而,更合理的路径是与自上而下的思路结合起来。 (二)量值系统 量的取值大致上可从大小、界限、序列、比例进行考察,从而形成量值次系统。其中,前两个“大小”和“界限”着眼于单个量的取值,后两个“比例”和“序列”着眼于两个及两个以上量值之间的关系。这里先主要讨论量的大小,然后简述量的界限、序列和比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