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师当得好”的重新审视(9)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38 《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 杨炎华 参加讨论
所以,按照杨炎华(2013: 26)的分析,“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句式的生成过程实为: 在汉语史上,(31a)曾经可以直接生成合格的句子,如(32a),而且其中的宾语也可经由话题化操作移至句首,如(32b)(吴福祥 2000: 111)。 虽然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32a)这类句子,但是这类说法仍可见于某些汉语方言,如洞口老湘语(胡云晚 2010: 76): 综上所述,在(1)这类句式中,处于句首位置的名词短语仍是领属性定中结构,其中的定语仍是真定语,而不是准定语,这类句子并不是“形义错配”句。造成这类句式中的定语看起来像准定语的原因在于: 句式中存在一个pro,且pro恰巧跟经由话题化操作前移至句首的“NP1+的 +NP2”中的 NP1同指。换句话说,在这类句式中准定语实际上是一种错觉。由于动作的施动者跟动作对象的领有者恰巧都指同一个人,并且施动者在整个句子的线性结构中以空主语的形式存在,这才使得人们误把线性结构中作定语的领有者直接理解为施动者⑧。 4.相关“不对称”的解释 正如已有研究所观察到的,“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句子,不仅在普通话内部,如在语义上、在可接受性等方面呈现出了一系列的不对称,而且在汉语方言中、在不同语言(如汉英)之间也都呈现出不对称的格局。本节我们将逐次分析这类句式所涉及的种种不对称表现。 (一)语义上的不对称。吕叔湘(1965)谈到了这类句式的歧义情况,如: 吕叔湘(1965)曾指出,跟(34)不同的是,(35)有两种意思(吕叔湘记作A、B两义),一种意思为她的鞋子是由她自己做的;一种意思为她的鞋子是由别人做的。那么(35)为什么会有歧义呢?按照我们前文的分析,(35)产生上述歧义的关键因素即在于动词“做”前也存在一个施事性的空主语(pro)。具体地说,在(35)中,正是NP1(她)与pro之间存在的同指或异指这两种可能关系在根本上决定了它有两种意思,如: 无论是上述哪种意思,“鞋”始终都是“做”的受事,在句首名词短语“她的鞋”中,“她”与“鞋”之间的语义关系都是领属关系。反过来说,这也再次印证了该类句式中的确存在一个空主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