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师当得好”的重新审视(1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22 《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 杨炎华 参加讨论
从表面上来看,在温州话中的确没有跟普通话完全对应的(1)类句式。但是根据我们的重新调查,如果把(1)类句式中的“得”换成趋向动词“起”时,那么它们便都可以说了,请看: 类似的“起”也可见于长沙话,如“长起好漂亮”(张大旗 1985:47)。这说明汉语中的结构助词“得”在地域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此外,从语序角度看,在温州话中受事宾语的话题化前置比普通话更加灵活,不过当施事的生命度大于受事时,受事宾语通常话题化移位至施事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形成SOV语序(潘悟云 1997:66)。显然,这一点也会在某些程度上影响该类句式在温州话中的使用。因为,在SOV语序中宾语O与谓语动词V之间根本没有一个主语位置,更不用谈空主语。同样,香港粤语的话题化前置不够发达也应是重要的限制因素。 由此可见,动补结构在地域发展上的多样性可能直接导致了这类句式在方言中的不对称分布。如果再考虑到结构助词“的”,那么就可以说,结构助词在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性是造成这类句式在方言之间不对称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分布。以往的研究或明或暗地都认为这类句式是汉语所特有的。例如文献中常常提到在英语中就没有对应于(54a)(=(1))的句子。 按照我们前文的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上述不对称其实应该分析为(55)。 显而易见的是,英语中之所以没有对应于(55a)的句子,是因为它根本不允准pro的存在。众所周知,英语是非允准pro型的语言。所以,造成汉英两种语言上述重要差异的真正原因之一其实应为:是否允准pro。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黄正德(2008)认为这类句式目前只见于现代汉语的原因是因为现代汉语具有高度解析性(analytic),因为在高度解析性语言中可以执行句法部门的核心词移位。而沈家煊(2007)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这跟汉语的“糅合”造句有关,因为在汉语中无论是造词还是造句,都是更多采用复合手段。 在此我们提出另外一个看法。我们认为这类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比较旺盛的原因是现代汉语助词系统的发达以及助词的多功能性。事实上,“的”与“得”分别都已经虚化或正在虚化为结构助词,这应该是这类句式出现的前提条件。根据历史语言学家的研究,作为结构助词的“得”产生于唐代(王力 1980;杨平1989,1990;曹广顺 1995),而直至宋末作为结构助词连接两个名词表领有的“的”还是不多见的(曹广顺 1995; 石毓智、李讷 2001)。 所以,从目前掌握的这些材料来看,这类句式大约最早应产生于元明时期,而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用例出现于明代作品中,如: 此外,即便是考虑到不带“的”的“[NP1iNP2]jproiV得tjR”这类变体形式,其产生的最早年代也不会早于唐代。正因如此,这类句式不见于上古汉语; 也正因如此,这类句式不见于没有相应功能的助词的其他语言和某些汉语方言中[12]。 5.结论(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