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和汉语现行记录系统运用中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7 华语桥 郭熙 参加讨论
(二)关于标记问题 解决无标记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加标记。在汉语书面语里曾经对人名地名加过标记,但后来取消了,现在再提出加标记,是不是对汉语记录系统简约化的反动?我觉得话不能这么说.语育是发展的,语言的记录系统当然应该而且也可以随语言的变化进行调整,问题是怎样整.下面提一些初步的想法,并权衡其利弊。 1.夹拼音或原文 即直接把人名地名(也包括无字可写的音)等用拼音或原文写出来.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幼叮 传统汉字限的不足,人一看即知是人名地名等。现在国际上已经以汉或音作为拼写我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使得用拼音拼写人名地名有了基础。而且我国的文学作品在不少情况下,“汉语拼音字母和谐地出现在汉字符号的序列中,并成为一种无可替代的补充符号。”(刘善群、周建民,1991) 刘善群、周建民(1991)还从现代文学作品中列举出16个例子,分析了这种现象.例如: ①李oh6n来过……她叫哪个chen?”“早晨的晨。(舒群《少年chen女》) ②北平已经没有了,死了?去了?消失溶化了?包括外国人,他们现在也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用和汉语拼音一致的拉丁字母(熙案;似应为“与拉丁字母一致的汉语拼音)来拼缀北京了。不仅Peping没有了,Peking也没有了,只有Beijing。(王蒙《相见时难》) ③这种老苍苍的红柳,当地人称之为红geli?n,意即怪异,老苍,弯弯扭扭。(肖亦农《红橄榄》) ①中用拼音表示没有确定的某一词语;②中用拼音实录有关描写运用拼音之处;③中用拼音记录方言词,解决了有音无字的问题。直接用拼音还有其他两个好处: 第—,有助于促使人们自觉地学习运用汉语拼音,并巩固已有的拼音知识。我国50年代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来学过汉语拼音的人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他们的拼音知识有机会得以巩固的话,拼读人名、地名等应不成问题,但是由于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他们的语音知识现在似乎还要从零开始。如果能在各种读物中需要的地方用拼音,就解决了以往学过忘光的问题。 第二,在汉字序列中夹上字母,也有助于解决一些音译词的译形造成的误解。例如前举“里根、雷根”若直接用Reagon就不会被误认为两个人,而对于acquisition若能用原文或许也不会引起很多争议了。 当然,夹用拼音在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国民的文化素质尚未达到快速认读拼音或外来词的水平;其二,国民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汉字序列,缺乏对拼音的,心理承受能力;其三,中国传统上讲究名字的联想义、字面意,采用拼音就看不到了;其四,由于我国人口多,名字音节短,同名同姓者本已很多,若改为拼音,则越发不能区别。 可见,夹用拼音既有利又有弊,未来可能利大于弊,但现在却似乎弊大于利。因此,我觉得若采用这一方式,可分为几步走。目前有两点:一是在必须夹用字母的时候夹用字母,如上述弓!例;二是在科研学术领域的论著中夹用字母。现在一些科技文献中对外国人名、地名已经采用了直用原文的做法,这值得推广的。但 语方面人们仍多用译名,是否也可以考虑对一些的外来术语做一些用原文的试验? 2.加标记 传统的标记是人名地名加横线,现在再恢复这些标记似乎不太合适,因为它会给计算机处理方面带来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想,是否可用前后空半格的办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利于人区分人名地名,也有利于计算机对人名地名等的处理。人们或许会对这一处理产生忧虑,会认为它打破了汉字传统不分写的习惯,破坏了汉字序列的匀称美。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当初把汉语书面语从句、段相连不分中拉开并加上像标点符号这类非汉字的东西时,不也接受了吗?与夹用字母相比,这种处理问题相对少一些,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受益面较窄.前述gbe词问题、有音无字问题均无法解决。 3.加注拼音或原文 所谓加注拼音或原文,就是在人名、地名或其他专名术语后加上拼音或原文。 与前两种方案比这一方案目前似乎最有前途。一是它有了标记(人名地名等可用首母写与其他术语区别开);二是可以避免各种因为汉字造成的矛盾;三是便于各种人认读,并有助于巩固人们的拼音知识。现在的一些科技文献中,对一些外国人名、地名、专名及术语均采用了这种方法,但一般报刊则多不给注明。 这一方案的困难主要有二:一是增加了排版工作量,尤其是字母的排印容易出错,校对也相对困难;二是给习惯于排汉字的工人增加了技术上的负担。当然,随着现代化排版技术的改。进,这方面的问题的解决已为期不远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