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用中国方式说“梦”
http://www.newdu.com 2025/07/02 02:07:51 解放日报 翁敏华 参加讨论
■汤显祖做梦,做的是中国式的梦。他一生的最大创造,就是把中国人的梦,用中国的方式文学化、艺术化、美化了 ■汤显祖和他的后继者蒋士铨都爱做梦,他们以中国的民族艺术形式,讲中国故事,讲得好听,讲得美妙,讲得打动人心,讲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人对于“梦”的表达是独特的。在汉语里,与“梦”字相配的动词是“做”——做梦。日语里的这一动宾搭配是——见梦(夢をみる)。“做梦”是相当主动的:那“梦”是人“做”出来的。“见梦”里的“梦”却像是个客观存在,人在睡眠中偶然“见”着了。在英语里,dream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做梦”的表达是“dreamadream”,而不是“makeadream”。世界上五花八门的“梦意识”可以分两大类:一、梦是人类睡眠中离开肉体的游魂;二、梦是神灵对人发出的指令或暗示。这两个类别,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中日两国梦意识和梦剧的差异。我们看到:中国的“梦”每每与“魂”在一起,而日本,“梦”总是与“神”在一起。 汤显祖本人爱做梦,且非常相信梦。在他的诗集中,名《遣梦》《梦觉篇》《武陵春梦》等的篇什多处可见。他的记梦诗还多见于中年,如同他的“临川四梦”多作于中年一样,令人玩味。女儿汤詹秀出生时,他夫人曾做一梦,“梦双星掠喙而流”。此女生在七月初七,又正好在七岁时殇,他认为“应梦兆如流星”陨落。二子汤士蘧死时,得噩耗前汤氏恶梦连连,“凄然”、“烦闷”,隔日果来讣告。亲人出事,人们或会有预感预兆,或得梦,这就是所谓的“第六感觉”。汤显祖五十四岁那年,他的吴氏夫人去世正好二十年。这年清明,他连续写下五首悼亡诗悲吊这位夫人,其中有两首是记梦诗—— 之三:曾梦纱窗倚素琴,何知萎绝凤凰音。春烟石阙题何事?寒夜乌哀一片心。(署中梦于故窗下弹银琴) 之五:欲葬宫商买地迟,深深瓦屋覆寒姿。秣陵旧恨年多少?梦断红桥送子时。(南都梦卿椎髻匆匆把耆儿中桥相付,指红寺云,欲往彼。月余讣至) 诗人虽是在补记多年前的梦境,却让人有历历如在眼前之感。前梦见妻子在家中旧窗下弹琴,后梦妻子匆匆把小儿塞给丈夫,还指了指前面的寺庙,说想到那儿去,连亡妻梳什么发型的细节,都记录在里面了。而这个梦后一个多月,吴氏逝世的噩耗传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看《中国诗词大会》如何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 下一篇:《红楼梦》中的“透底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