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化万象 >

乡愁散文 读出了家乡的味道“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首届散文论坛成功举办


    8月6日上午,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和西安智德通集团主办、《西安晚报》文化部和《宝鸡日报》副刊部承办的“6年西凤·丝绸之路杯”青年散文大赛首届散文论坛在宝鸡成功举办,西安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程建设主持了论坛。
    散文大赛来稿中
    写乡愁的占四成
    程建设说,青年散文大赛是6年西凤、15年西凤创始人王延安先生和《西安晚报》联合发起的一个全国性年度赛事。去年,共收到海内外华文写作者散文来稿3000多篇,晚报选发了100篇优秀作品,举办了盛大的颁奖活动,还结集出版了大赛作品集。为引导青年散文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在每届大赛中都要举办三次采风活动。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国作协和中国散文学会多位领导的肯定。从去年收到的散文来稿中,组委会发现:大约有40%都是乡土乡愁题材。当代青年为什么会对这类题材散文情有独钟呢?乡愁类散文怎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味呢?目前,全国这类散文的写作趋势是什么?为回应这些疑问,《西安晚报》文化部联合《宝鸡日报》副刊部举办这次“乡愁散文与西凤文化”的主题论坛。选择吕向阳、胡宝林和扶小风三位宝鸡籍从事乡愁散文写作,并且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的散文家为研究对象。
    在当日的论坛上,组委会特意邀请了海南省作协副主席张浩文、宝鸡市作协代主席李广汉、宝鸡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孙新峰教授、《秦岭文学》杂志执行主编陈新明,以及长安大学副教授岳红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石晓博、商洛学院中文系主任席忍学教授、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马平川、诗人柏相等专家学者,对宝鸡籍乡愁散文作家吕向阳的《老关中》、扶小风的《湋川笔记》、胡宝林的《此生此地》三部散文集,进行了热烈而激昂的主题发言。
    《老关中》
    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西府文化
    吕向阳是陕西宝鸡岐山人,年少从军,曾经做过教师,后来在报社工作。他从事散文创作三十多年,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的散文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的散文内容广泛,而且多从细节入手,以民俗为视角,获得过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和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等多项全国性大奖。
    《老关中》系列散文由《涝池》《窑洞》《厦房》《门楼》《戏楼》《祠堂》《油坊》《磨坊》《庙会》《拴马桩》等十八篇文章组成。这部今年7月才由西安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是集结吕向阳心中浓浓乡愁的最新成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