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钱谷融的“人学”思想(4)


    对艺术魅力的探寻
    钱先生的人学思想,其隐性的内在逻辑是十分周严的。当他的目光专注于文学的重心是人,那么世界文学的一系列光辉的典型形象,都成为他所向往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而其中所包孕的丰厚的诗意,是他最受感染最受感动的;这种艺术的魅力是怎样来的,则必然成为他舍命追索的课题。
    钱先生的论文,几乎每一篇都在探寻艺术魅力的秘密。晚年,他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如:《艺术的魅力》《文艺创作的生命力与动力》《真实与真诚》《关于文艺特征的断想》《关于艺术性问题——兼评“有意味的形式”》等。
    艺术的秘密,的确是值得探寻的。钱先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而其主要之点,我归结为三真论:真情、真诚、真实。钱先生是一位极度重视“真”的学者,而在三真中,他尤其重视“真情”。先生本人就具有“赤子之心”。他在写给学生鲁枢元的《关于生态美学通信》中说,“你说我所一再强调的‘人性’是一个颇带‘自然主义’的说法,说的很对。我所重视、赞美的人性,确实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童心’。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你提到的华兹华斯的‘神圣之灵性’,以及康德所说的‘胸中的道德律’,或者中国一般老百姓所说的良心(天地良心)。进一步你谈到我一生评人论文的标准就是这个‘赤子之心’,不但深得我心,而且把我所到达的境界,更加提高、扩展了。”
    于是在他探寻艺术的魅力的时候,可以说将他这种纯真的“赤子之心”融入其中了。他说,魅力从何而来?他引用清人焦循的三句话:“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而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他认为这三句话道出一些艺术的秘密。在这里他强调的是真情。艺术是在感情上打动人的,是诉诸人的整个心灵的。为此,“作家艺术家必须具有强烈真挚的感情”。这是中国诗的魅力所在,也诗意的秘密。
    钱先生还谈到“微妙”。显然在他看来,这也是艺术魅力的元素。他引用俄国画家的话:“艺术起源于至微”。艺术常常是从最微细的地方展示出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他又引用清末民初的王闓运谈诗的话:“无感则不能诗,有所感而不能微妙则亦不能诗”。在他看来,微妙就是独创性。“不但是有话要说,还得有独特的话要说,这种话,只有你才说得出,别人是见不到,说不出的。”他认为“感情真、观察细,所见深,也就有了诗”。钱先生将真情、独创与诗联系起来。“独特的感情,独特的色调,是一种创造,是真正的诗”。
    对于真情的强调,使他提出“形象思维是有情思维”的独到见解。这仍然与钱先生对于文学艺术的根本特性的理解联系在一起:“正像艺术的根本特点一样,应该是在于它是饱含着感情色彩,一刻也离不开感情的。”他认为:“形象思维其实就是想象。想象的运转得靠感情的推动。好比钟表的走动要靠发条,鸟类的飞翔要靠翅膀,感情就是想象的发条,感情就是想象的翅膀。无论是艺术,无论是形象思维,都是离不开感情的。”
    钱先生的人学思想是超前的,他提出了艺术生命的概念,将艺术形象的生命同作家的主观感情世界,也就是生命的世界联系起来。再次强调主体的作用。
    他说:“艺术形象是主客观的统一,单是生活现象的罗列,或是人物、景色的纯客观的描绘。都构不成艺术形象。艺术形象必须关注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态度,包含着作者的美学评价的。”他引述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创作实例来说明,无论是一首诗,一部小说,一首歌曲,只要它是深深感人的,必然是“作家或艺术家的心血——思想感情的结晶”。
    他认为要达到高度的现实主义,必须把真诚同真实结合起来。“只有在主观的真诚与客观的真实相统一的时候,才有现实主义。二者缺一,或者二者相割裂,都不会有现实主义。”
    在他强调作家主观的真诚时,他一再提醒,作家即使做到真诚,但不一定达到真实,达到真实,是比达到真诚更为困难的。他意味深长地引述赫尔岑的一个故事。赫尔岑在写作《往事随想》时,说他在写作过程中,总是竭力“要使某一种往事经过沉淀变成明晰的思想”,尽管这样要花很多时间,使写作变慢,但是,他说:“倘使做不到这一点,纵然会有真诚,却不可能有真实。”显然,这里凝结着赫尔岑的宝贵经验。
    对于人的探索、对人性的探索,必然导致对于艺术魅力的探索,而最后仍然归结人——作家——创作的主体,他必须达到“三真”,才有可能到达人学的最佳境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