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不隐“形”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1:11:5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郑娟曼 陈依媛 参加讨论
“隐形”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释义为“把形体隐藏起来的”,如“隐形眼镜”。但是,近年媒体上兴起的一系列关于“隐形”的用法,似乎已经不能用这个涵义去概括了。比如,近来媒体上使用的“隐形贫困人口”,另有“隐形抑郁”“隐形盐”“隐形损耗”“隐形歧视”等。显然,“隐形”这个旧的词语形式已经承载了新的词义和用法。 “隐形”的新义不仅可以用来描述有形体的人或物品,还可以用来描述一些抽象概念。“隐形X”中的“X”可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或者形容词。X的性质不同,“隐形”的语义指向也会有所差异。 当“X”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隐形”可指向X所代表的有形事物实体,与词典义相符,如“隐形标签”“隐形盐”等;也可以指向X的性状,如“隐形贵菜”“隐形富豪”“隐形英雄”等。“隐形贵菜”可指自助餐中,看起来不起眼,实则价格较高的食物,如寿司、海鲜等;也可指麻辣烫中,易吸水压秤的食材,如粉丝、面筋等。显然,“隐形贵菜”中“隐形”是跟“贵”发生语义联系的,而非“菜”。而“隐形英雄”是指在危险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如物业工作人员、出租车司机等,此“隐形”则指向此类人的英勇与不平凡,跟“英雄”的属性意义产生联系。由此可见,“X”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隐形”既可指向有形事物实体,也可指向事物的相关属性。 当“X”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隐形”指向与动作行为相关的过程,如“隐形歧视”“隐形资助”,表示“歧视”“资助”此类行为存在,却未公之于众。极少有形容词能够进入这一结构,且能够进入的多是用于描述与人相关特征的。此时“隐形”指向的是特征的外在表现,如“隐形抑郁”“隐形肥胖”,这两例分别表示某一群体的压力、体脂率很高,但是看起来活泼、健康。 可见,新词“隐形”除表示隐藏事物“形体”外,还可以隐藏其属性特征、动作过程、外在表现。也就是说,“隐形”的语义特征由词典义中指向具体事物向指向抽象概念转变,新词“隐形”不仅可隐“形”,也可隐“性”。 “隐形”的词义扩大了,由“把形体隐藏起来的”扩大为“形体或行为特征不表现在外的”,扩大后的词义有向“隐性”靠拢的趋势。新语“隐形X”的语义也受到这种转变的影响。在语义层面上,新语“隐形X”同样表示形体、特征或行为不表现在外的,大多用来描述已存在或发生的人和事,其中“隐形”指向与人和事相关特征属性,这类特征属性易被忽视,或能被刻意隐藏。 新语“隐形X”在形容被大众忽略的事物,或者没有公之于众的行为时,能够表达说话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或是自我嘲讽,如“隐形贫困人口”,或是揭露不公,如“隐形歧视”。因此,新语“隐形X”常常用于标题中,极具表达特色,在快餐化阅读时代,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描述,“隐形”属于形容词中的附类——属性词,这类词只能作定语,不能作谓语,这与“隐形”早期的释义也是完全不同的。 “隐形”一词,较早出现于周朝的道家典籍《关尹子》中。早期的“隐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动词,意为“隐藏形体”,另有“(衣裳)遮蔽形体”“隐居”等含义,其中“隐藏形体”义出现率最高,在南北朝及更早时期,可搜索到42处含“隐形”的文献,其中有38例意为“隐藏形体”,其用法也一直延续到清代,大多用于描述神仙或鬼怪的超能力,具有[+人/神怪][+不可见][+存在/发生]的语义特征,如“元封中,有祇国献此镜,照见魑魅,不获隐形”(出自《汉武洞冥记》卷一)中的“隐形”。 在“隐形”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南北朝时期,[+人/神怪]不是其必备的语义特征了,“隐形”不再限于描述人或神仙妖怪,也可描述具体事物,但这样的用法是少数,此时“隐形”的词性没有改变,在词义上,“形”依然表示事物的实体,如“八石隐形”中,“八石”指道家炼丹所需八种石制原料。 发展到近现代,“隐形”[+人/神怪]的语义特征愈加淡化,“形”不限于指人、神怪或有形体的具体事物,而是扩展到了不可见事物,即隐形的主体可由无形的事物充当,此时的“隐形X”具有[+存在/发生][+不可见]的语义特征,且可作定语修饰名词,比如“隐形贡献”。 同时,“隐形X”常用来形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事物,因此,也可用来描述未发生的事件,如“隐形问题”“隐形故障”,这种用法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使用较少。 由此推断,“隐形”从早期的动词发展为现代汉语中的属性词,其语义特征由指向神怪到指向有形事物,最后发展至也可指向抽象概念。新词“隐形”可解释为“形体、特征或行为不表现在外的”,这与词典中“隐性”的释义相似。从目前的使用情况判断,“隐形”在代替“隐性”的用法。不过,“隐形”的新词义和用法能否受到更多人的认可,有待时间的检验。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论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块状性和离散性
- 下一篇:认知语义学视野下“上来”的意义和用法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