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
                                                                                                    • 马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
                                                                                                    • 2017中法投资对话论坛:共享中国经济增长新机遇
                                                                                                    • 马晓河 杜飞轮: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 首页 >> 管理学 >> 论坛 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不减 2017年07月13日 09: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马晓河 杜飞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今年以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主要运行指标出现了诸多积极变化,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继续改善。
                                                                                                          经济景气度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
                                                                                                          从短期宏观经济运行看,订单、价格、企业存货和投资等一些快变量和先行指标表明市场预期向好、经济景气度上升;从中长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看,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有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短期经济指标反映经济景气度提高。从先行指标看,制造业生产趋向扩张,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截至今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11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加快,企业补库存意愿上升,生产活动更趋活跃。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持续9个月稳定在54%以上的扩张区间,其中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快速增长。从实物量看,用电量、货运量指标大幅改善。今年1—5月,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铁路货运量增长15.2%,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明显。
                                                                                                          周期性指标传递经济走势的积极信号。一是生产周期调整基本到位。国际经验表明,生产周期单边下行趋势持续的极限时间是7年左右,我国自2010年开始的产能下行周期已经接近这一目标极值。事实上,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回补库存已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已实现趋势性转正。由于贴近市场,价格变化往往快于生产的反应。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扬影响,我国“三黑一色”(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交替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自去年9月份转降为升后,今年已实现趋势性转正,推动工业需求扩张。三是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保持快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2.7%,创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经济稳中向好,存在多种支撑力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长周期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正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经济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回旋空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种支撑力。
                                                                                                          微观主体有望焕发新活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新型政商关系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1651万户,增长11%;全年新登记企业550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达1.5万户。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位居全球之首,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市场主体数量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市场主体总数。微观主体焕发活力,支撑创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分享到: 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张振) 相关文章